[发明专利]一种回收利用废水中氯离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3881.1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28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伟;李勇辉;姬海宏;于卫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1C1/16;C02F1/26;C02F101/12 |
代理公司: | 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 33238 | 代理人: | 陈俊志;王炎军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利用 水中 氯离子 方法 | ||
本发明是一种回收利用废水中氯离子的方法,涉及工业水处理、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工艺是含氯废水经预处理除去悬浮物后,送至萃取塔,以有机胺作为萃取剂,逆流萃取脱硫废水中氯离子,萃余液从萃取系统中排出,当萃余液中的氯离子含量未达到循环利用或排放标准,可回流萃取;萃取液进入反萃取塔,以含氨的氯化铵溶液进行逆流反萃取,反应生成氯化铵,经水洗塔分离、冷却结晶得到氯化铵产品,有机胺返回萃取塔回用,洗液范围水洗塔回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工业水处理、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氯碱化工、化工、冶金、电力、化肥、电镀、皮革等行业含氯废水的处理及氯资源的回收利用。
背景技术
目前,水资源危机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严重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水资源危机刻不容缓,因此在各项水处理技术逐渐发展成熟的同时,人们逐渐认识到污水回用具有节水和环保的双重效益,通过污水回用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当前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各种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工业废水的处理技术已日臻成熟,排放废水的水质已达到工业废水排放标准。然而,目前存在一个显著问题是某些工厂所排放的废水中国家规定的水质检测项目均达标,但废水中氯离子浓度太高,不仅导致废水难以回用,排放后造成水质恶化,水体自然生态平衡被破坏,甚至污染地下水和引用水源。
由于氯离子活性大,工业废水,特别是高浓度的含氯工业废水,如不加处理直接回用,氯化物会引起腐蚀龟裂和点腐蚀,影响金属管道的正常使用,缩短金属管道的使用周期。
含氯废水的处理和回用对解决目前工业上大量水资源的浪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关系到该技术的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可行与否。
目前去除水中氯离子的方法主要有:阴离子交换树脂法、复合絮凝剂絮凝处理、反渗透膜技术、电渗析等处理技术,同时多种方法联用对氯离子的去除也有很好的效果通常工业废水的脱氯过程是通过添加亚硫酸盐来完成的,氯离子作为水中的盐分组分,通过运用工业废水降低盐度的方法来处理废水中的氯离子也是可行的。
201210591676.3“一种钯-铁颗粒催化脱氯处理含氯废水的方法”提出钯/铁颗粒在厌氧环境下,搅拌下催化脱除含氯有机废水中的氯(如2,4-二氯苯氧乙酸,简称2,4-D),实现溶液中游离的Fe2+(可能含Fe3+)快速去除,防止铁钝化层的形成,工艺简单,条件温和,铁和EDTA损耗小,对钯/铁颗粒还原脱氯效率提高显著,处理后钯/铁颗粒与水易分离。该方法以2,4-D的脱氯为研究对象,在钯/铁颗粒的催化还原作用下,反应生成苯氧乙酸,声明同样适用于其他含氯有机物的脱氯过程。因此,从反应机理的角度,该方法仅适用于含氯有机物的脱氯过程,对于无机盐氯化物中的氯离子的脱除是不适用的。
201210595467.6“一种去除污水中氯离子的方法”提出用聚合硫酸亚铁对含氯废水进行絮凝沉淀处理,在去除悬浮颗粒物的含氯废水中加入1~5ppt的硝酸汞试剂,调节pH值9.5~11.5,并充分搅拌10~30min,使之反应完全,再在500~1000mg/L废水中加入过量的硫酸钠和草酸钠,常压下继续浸出30~50min,使废水中剩余的微量汞离子得以沉淀去,最后废水流经盛有生物质滤料的吸附塔,进行吸附处理,出水既为完全去除氯离子的废水。该方法所用药剂成本低,投加量相对较小,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氯离子脱除率高,然而,处理氯离子过程中引入了重金属(汞),生物质滤料吸附氯离子后成为二次污染物,如焚烧或掺烧,存在潜在较大的设备安全风险与环境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38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