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电缆防磁报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83992.2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9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蒋观瑜;刘剑;张磊;于静;韩鹏;赵秀宁;王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G08B21/1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吴学颖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缆 防磁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电缆防磁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信号传输电缆在工程项目中承担着各种传感器、仪表的信号精确传输的重任,将微弱的电量信号准确的远距离传输的关键在于电缆外部的电磁干扰强度。虽然传输电缆本身设有屏蔽层,但在电缆桥架狭窄布线处和电气仪表电缆共同进线处(如盘柜下方护管处和拖链入口处),仍会存在较强的电磁干扰,进而影响电缆远距离传输的效果,导致相关仪表测量误差较大,最终导致设备失效和用电风险。目前绝大多数仪表盘柜本体都安装了接地和滤波等防电磁干扰装置,但传输电缆却没有相关防磁报警和抗干扰的装置,进而信号传输干扰严重,最终导致测量失真和设备功能降低,进而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电缆防磁报警装置,能够屏蔽电磁干扰,排除电缆接地干扰,减小传输信号的失真度,保证电信号的远距离传输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电缆防磁报警装置,由装置本体构成,所述装置本体包括由内而外依次套设于电缆外部的半导体缓冲层、PE绝缘护套层、铝套层和卡箍,所述卡箍外部设置有底托,所述底托内镶嵌有电源、电磁辐射干扰检测器和抗干扰滤波器,所述电磁辐射干扰检测器和抗干扰滤波器均与电源相连接,所述电磁辐射干扰检测器的端子连接所述铝套层,所述抗干扰滤波器串接于电缆的进线端。
所述半导体缓冲层、PE绝缘护套层和铝套层之间通过卡箍和螺栓紧固,所述螺栓通过吊链连接接地柱。
所述铝套层设置为皱纹结构。
所述底托由聚氯乙烯绝缘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电缆外部由内而外套设半导体缓冲层、PE绝缘护套层、铝套层,半导体缓冲层能够改善电场分布,避免局部放电,PE绝缘层能够加强电缆的绝缘屏蔽功能,铝套层设置为皱纹结构,便于散热和传导检测器信号;
(2)本发明中,半导体缓冲层、PE绝缘护套层和铝套层之间通过卡箍和螺栓紧固,螺栓还通过吊链连接接地柱,起到固定本发明和外壳接地的作用;
(3)本发明,卡箍外设置有底托,底托内镶嵌有电源、电磁辐射干扰检测器和抗干扰滤波器,能够减小本发明的体积,便于安装;电磁辐射干扰检测器的端子必须连接铝套层,检测显示干扰强度,干扰强度过大可报警,打开抗干扰滤波器可降低干扰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电气功能流程图。
附图标记:1电缆;2半导体缓冲层;3PE绝缘护套层;4铝套层;5卡箍;6螺栓;8吊链;9接地柱;10底托;11电源;12电磁辐射干扰检测器;13抗干扰滤波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电缆防磁报警装置,由装置本体构成,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套设于电缆1外部的半导体缓冲层2,所述半导体缓冲层2外部由内而外依次套设有PE绝缘护套层3、铝套层4和卡箍5。由于电缆1表面不光滑和多根绞合的结构,会造成电场集中,发生局部放电,而半导体缓冲层2能够很好的改善电场分布,避免局部放电;所述PE绝缘护套层3的作用是加强电缆的绝缘屏蔽功能;所述铝套层4设置为皱纹结构,皱纹间隙为2mm~4mm,目的是为了便于散热和传导检测器信号;所述卡箍5由散热良好的金属制成,可由两片以上弧状结构通过螺栓连接构成。所述半导体缓冲层2、PE绝缘护套层3和铝套层4之间通过卡箍5和螺栓6紧固,所述螺栓6可选用内六角螺栓,数量设置为八个,沿圆周按45°均匀分布,其中任意一个螺栓6还通过吊链8连接桥架或桥架支架的接地柱9,起到固定本发明和外壳接地的作用,所述吊链8由12-20个环节组成,单环长轴15mm,短轴8mm,直径1mm~2mm。只有满足以上条件,才能使电缆达到屏蔽电磁干扰的最佳效果和排除电缆接地干扰的最佳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39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源过流保护电路
- 下一篇:蓄电池过放电保护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