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腔内临时转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4296.3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31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庭超;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B17/00;A61F2/9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李光金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时 流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腔内临时转流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具有管腔周向开放的转流段,所述转流段为网管状。所述转流段为一处或间隔布置的多处。每处转流段的轴向长度≤20mm。所述管体包括外层管以及贴附在外层管内壁的加强网,所述外层管沿管体轴线间断布置,间断部位所暴露的加强网作为所述转流段。所述加强网为经纬交织结构。所述管体还设有贴附在加强网内壁的内层管,内层管在转流段处相应间断。本发明提供的腔内临时转流管,在保证转流管外径小、转流段血液通量大的同时,能够提高转流管的轴向强度的均一性以及径向强度的均一性,改善转流管的推送性、扭控性以及顺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腔内临时转流管。
背景技术
随着腔内血管重建手术的不断开展,覆膜支架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但是在某些特殊部位使用覆膜支架会影响动脉分支血管的血液供应,如主动脉弓,腹腔干动脉,双侧肾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等。这些特殊部位只能通过传统外科技术或者杂交技术开胸(或者开腹)将临近血管游离,然后进行血管搭桥,暂时保证血运,手术复杂,时间长,且对病人损伤特别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转流管技术,即在覆膜支架阻断重要动脉分支血管之前,先通过转流管对靶器官进行临时供血,然后在一定时间内对覆膜支架进行原位开窗,恢复原来的血液供应,最后撤出转流管。
以主动脉弓部夹层累积左锁骨下动脉为例,先在右腹股沟附近切口,暴露右股动脉,然后在加硬导丝的支撑下,通过输送系统经髂总动脉、腹主动脉、胸主动脉、以及降主动脉,将胸覆膜支架送至主动脉弓部近端,锚定区介于左锁骨下动脉与左颈总动脉之间,部分释放胸主覆膜支架,覆膜支架骨架打开,支架覆膜将左锁骨下动脉完全覆盖,左锁骨下动脉血流被阻断,故需要在降主动脉至左锁骨下动脉之间临时建立一条血管通路,维持左锁骨下动脉的血供,待左锁骨下动脉的覆膜开窗完成之后,再撤出转流管,转流管的使用,能使覆膜支架应用到主动脉弓及内脏血管附近的病变,从而避免周围过大手术。
现有的文献中Sonesson(2012New temporary internal introducershunt for brain perfusion during total endovascular arch replacement with insitu fenestration technique)和熊江(2014Novel temporary endovascular shunttechnique to assist in situ fenestration for endovascular reconstruction ofthe distal aortic arch)分别介绍了一种腔内临时转流用导管,均采用现有的导管,在导管的近端和远端分别设置一个或者多个转流孔,从而实现腔内临时转流。授权公告号为CN204072389U的实用新型专利文献介绍了类似的用于维持主动脉弓分支血管供血的内转流管,在导管的近端和远端分别设有一个转流孔。
在手术过程中,采用上述腔内转流管时,通常至少一条转流管与覆膜支架并行在血管腔内,导致覆膜支架不能完全贴壁,覆膜支架与血管壁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转流至分支血管的血液会沿着缝隙回流,影响转流的效率。
为了提高转流效率,同时减小对覆膜支架的影响,降低对血管的损伤,导管的外径需要尽可能地小,而导管内径决定了血流的顺畅性,不能过小,因此,只能对导管壁进行减薄。
为了保证导管的径向支撑力,通常采用在导管壁中埋设金属加强层,无论是弹簧金属加强层,亦或编织网金属加强层,在导管侧壁上打孔时,都会因管壁中的金属加强层导致孔边缘不整齐,易产生毛刺,容易损伤血管,有进一步形成血栓的风险。
现有技术中的导管外径小,侧孔大,导致导管的轴向和径向都具有脆弱点,导管的推送性、扭控性不佳,顺应性也出现断层。而且在近端和远端仅设置一个转流孔,一旦转流孔被血管壁堵住,转流管将失效。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42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简单高效防止癌细胞扩散的脑室腹腔分流管
- 下一篇:一种双丝编织血管造影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