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流变液阻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4569.4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1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温维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麦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53 | 分类号: | F16F9/53;F16F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安娜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变 阻尼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流变液阻尼器,由活塞杆,防尘盖,导套内衬,导套,Y型油封,防尘盖套管,缸体,活塞前盖,活塞壳体,绝缘衬套,内置电极,导向环,浮动活塞,O型密封圈,Y型密封件,后封头,轴承钢珠,M10X1螺钉,M6X7螺钉,M20X2螺母,单股导线,电线保护套所组成;所述缸体内注入阻尼器电流变油脂,其注油量为当行程完全压入缸体后,同时浮动活塞与活塞杆M20X2螺母接触上时,油脂刚好流出浮动活塞M10X1螺钉的放气螺纹孔,其阻尼器通过电流变液能够在电场的控制下改变它们的阻尼特性,以调整阻尼系状态。该阻尼器降低了机体地面冲击载荷、简化设计结构、提升减震效率、提高应用舒适度和阻尼控制的智能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震器领域,具体是一种电流变液阻尼器。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阻尼器通过油液流经节流孔耗能来实现阻尼效果,通过调节孔径的大小而改变油液流量多少来调节阻尼系数,输出阻尼力的大小随阻尼器行程的改变而改变。在应对较大冲击载荷时须通过增大节流口和增大活塞的行程来实现,这将使得起落架的质量增加。具有如下缺点:现有的阻尼器对外载荷而输出阻尼力的振动控制响应是被动的,这就降低了其阻尼的缓冲性能和阻尼效果。目前大多所采用的阻尼器大部分是液压阻尼器,而液压阻尼不易控制,且噪声较大。而电磁阻尼器作为一种新型减震器近年来也逐渐扩大应用,不过现有的电磁减震器一般结构较复杂,且需要对减震器中电机进行主动控制,对电动机需接外接电源,同时对于设备维护以及应用都有较高的要求,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电流变液是一种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其黏度、塑性等流变特性发生急剧变化的智能材料。其基本特征是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能在瞬间从自由流动的液体转变成半固体,呈现可控的屈服强度,而且这种变化是可逆的。电流变阻尼器作为一种结构简单、能耗低、阻尼力可调、可控性强、响应速度快而成为汽车制造、机电工程、建筑工程、医疗器械、土木工程等领域的一种高性能半主动控制装置。电流变减震器的受控参数主要为流体的粘度,随不同的磁场场强可实现连续变化的粘度值,从而获得连续可调的输出阻尼力。变化的电场靠外加电极产生,如与传感器、控制器相结合,可实现减震系统的半主动控制,从而实现随外在振动激励的变化输出与之相匹配的阻尼力。对于低耗能、小质量且能输出大阻尼力的电流变阻尼器应用无疑是很有前景的。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流变液阻尼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流变液阻尼器,由活塞杆,防尘盖,导套内衬,导套,Y型油封,防尘盖套管,缸体,活塞前盖,活塞壳体,绝缘衬套,内置电极,导向环,浮动活塞,O型密封圈,Y型密封件,后封头,轴承钢珠,M10X1螺钉,M6X7 螺钉,M20X2螺母,单股导线,电线保护套所组成;所述单股导线外具有电线保护套,该单股导线通过活塞杆中心的孔道进入阻尼器内部,与内置电极焊接,所述内置电极上方设有O型密封圈;所述活塞杆套设有防尘盖,防尘盖通过防尘盖套管与缸体相连,防尘盖内侧具有导套,导套内衬与活塞杆套接,导套内衬与活塞杆接触处还设有Y型油封;活塞前盖位于活塞壳体前端,活塞前盖后方依次设置有绝缘衬套和内置电极;活塞壳体与缸体接触处设置有导向环;浮动活塞上设置有O型密封圈和Y型密封件用于密封,浮动活塞中心处M6X7螺钉通过O型密封圈与其连接;活塞杆与浮动活塞接触一端设置有M20X2螺母,缸体后端具有后封头,后封头中心位置设有钢珠,钢珠外设有M10X1螺钉;所述缸体内注入阻尼器电流变油脂,其注油量为当行程完全压入缸体后,同时浮动活塞与活塞杆M20X2螺母接触上时,油脂刚好流出浮动活塞M10X1螺钉的放气螺纹孔。
进一步的,所述Y型油封、O型密封圈处均涂抹硅脂润滑。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器充气压力为3MPa。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器参数为活塞速度0.52m/s时,复原阻力为7840N± 1137N,压缩阻力为1960N±353N;
进一步的,所述螺钉、螺母的螺纹处均涂抹乐泰263螺纹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麦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麦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45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减振器防尘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机器人用减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