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金属外壳的MIMO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4579.8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9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刘芦苇;梁志禧;黄剑;龙云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50 | 分类号: | H01Q1/50;H01Q1/44;H01Q1/38;H01Q1/5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金属 外壳 mimo 天线 | ||
1.一种全金属外壳的MIMO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1)、金属贴片(2)、金属外壳(3)和短路钉组,所述的金属贴片(2)印刷覆盖在电路板(1)上;所述的短路钉组钉在电路板(1)和金属外壳(3)上,使金属贴片(2)与金属外壳(3)电连接;
所述的短路钉组有4组,分别为第一短路钉组(41)、第二短路钉组(42)、第三短路钉组(43)和第四短路钉组(44),每组由多个短路钉按直线排列方式组成;所述短路钉组的排列位置方式为第一短路钉组(41)和第二短路钉组(42)垂直排列,分别与金属外壳(3)的两个边平行,形成一个矩形;所述第三短路钉组(43)和第四短路钉组(44)垂直排列,分别与金属外壳(3)的两个边平行,形成一个矩形,且不与第一短路钉组(41)和第二短路钉组(42)交叉重叠;
所述MIMO天线还包括2个同轴馈电接头,分别为第一同轴馈电接头(5)和第二同轴馈电接头(6);所述的同轴馈电接头包括馈电端和接地端,馈电端与金属贴片电连接,接地端与金属外壳电连接;
所述的第一同轴馈电接头(5)位于第一短路钉组(41)和第二短路钉组(42)所包围的矩形区域内;所述的第二同轴馈电接头(6)位于第三短路钉组(43)和第四短路钉组(44)所包围的矩形区域内。
2.一种全金属外壳的MIMO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1)、金属贴片(2)、金属外壳(3)和短路钉组,所述的金属贴片(2)印刷覆盖在电路板(1)上;所述的短路钉组钉在电路板(1)和金属外壳(3)上,使金属贴片(2)与金属外壳(3)电连接;
所述的短路钉组有4组,分别为第一短路钉组(41)、第二短路钉组(42)、第三短路钉组(43)和第四短路钉组(44),每组由多个短路钉按直线排列方式组成;所述短路钉组的排列位置方式为第一短路钉组(41)和第二短路钉组(42)垂直排列,分别与金属外壳(3)的两个边平行,形成一个矩形;所述第三短路钉组(43)和第四短路钉组(44)垂直排列,分别与金属外壳(3)的两个边平行,形成一个矩形,且不与第一短路钉组(41)和第二短路钉组(42)交叉重叠;
所述MIMO天线还包括2个同轴馈电接头,分别为第一同轴馈电接头(5)和第二同轴馈电接头(6);所述的同轴馈电接头包括馈电端和接地端,馈电端与金属外壳电连接,接地端与金属贴片电连接;
所述的第一同轴馈电接头(5)位于第一短路钉组(41)和第二短路钉组(42)所包围的矩形区域内;所述的第二同轴馈电接头(6)位于第三短路钉组(43)和第四短路钉组(44)所包围的矩形区域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金属外壳的MIMO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板(1)与金属外壳(3)呈水平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金属外壳的MIMO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贴片(2)印刷覆盖在电路板(1)上作为接地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中山大学,未经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457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