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扩展装置、多孔质膜制造装置、以及多孔质膜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85053.1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8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耕一郎;高冈裕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H20/02 | 分类号: | B65H20/02;B65H27/00;H01M2/1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刘文海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展 装置 多孔 质膜 制造 以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扩展装置、多孔质膜制造装置、以及多孔质膜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电池所使用的耐热隔膜(多孔质膜)在其制造工序中,经过一边使用包括搬运辊的搬运系统搬运作为基材的多孔质膜一边在多孔质膜的表面涂敷形成耐热层的涂料的涂敷工序、以及使上述涂料干燥的干燥工序等工序而制造。
上述搬运系统构成为包括对多孔质膜施加搬运张力的驱动辊、用于调整搬运方向的引导辊、以及防止搬运中的多孔质膜产生褶皱的扩展辊等。
然而,当使用扩展辊时,由于扩展辊与多孔质膜的摩擦而使多孔质膜磨损,产生磨损粉。多孔质膜的磨损粉堆积在扩展辊的外周面或者内部,有时形成块而附着于多孔质膜,担心在后续的工序中形成阻碍。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的技术:为了防止水等向扩展辊的内部侵入而使用压缩空气供给源,使空气从扩展辊的内部朝向外部流出。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公开实用新型公报“实公昭62-22529号公报(1987年6月8日公告)”
然而,在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那样使空气从扩展辊的内部朝向外部流出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磨损粉向扩展辊的内部堆积,但无法防止磨损粉向多孔质膜附着。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防止磨损粉向膜附着的扩展装置、多孔质膜制造装置、以及多孔质膜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扩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扩展辊,其沿被搬运的膜的宽度方向延伸,并对所述膜沿宽度方向施加张力;以及异物除去部,其从所述扩展辊的外周面中的不与所述膜接触的部分除去附着于所述扩展辊的异物。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多孔质膜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搬运系统,其构成为包括所述扩展装置;以及加工部,其对所搬运的所述膜进行加工,形成电池用的多孔质膜。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在本发明的多孔质膜制造方法中,使用沿膜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对所述膜沿宽度方向施加张力的扩展辊,对所述膜一边进行搬运一边进行加工,从而制造电池用的多孔质膜,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扩展辊的外周面中的不与所述膜接触的部分除去附着于所述扩展辊的异物。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防止磨损粉向膜附着的扩展装置、多孔质膜制造装置、以及多孔质膜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剖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各状态下的情形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另一结构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各状态下的情形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耐热隔膜的制造方法的概要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使用以往的扩展辊搬运多孔质膜的状态的概要图。
图6是示出使用实施方式1的扩展装置搬运多孔质膜的状态的概要图,(a)是主视图,(b)是扩展辊的侧视图,(c)是另一例子的扩展辊的侧视图,(d)又一例子的扩展辊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使用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扩展装置搬运多孔质膜的状态的概要图。
图8是示出使用实施方式2的扩展装置搬运多孔质膜的状态的概要图。
图9是示出使用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扩展装置搬运多孔质膜的状态的概要图。
图10是示出使用实施方式3的扩展装置搬运多孔质膜的状态的概要图。
图11是示出使用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扩展装置搬运多孔质膜的状态的概要图。
图12是示出使用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扩展装置搬运多孔质膜的状态的概要图。
附图标记说明
12 隔膜
12a 耐热隔膜(多孔质膜)
20、120、220、220A、220B 扩展装置
21、21A 扩展辊
22、22A 粘着辊
30、130、230 隔膜制造装置(多孔质膜制造装置)
122、122A 吸引装置
222 刮板
F 多孔质膜(膜)
W 磨损粉(异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图7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膜(多孔质膜)的一例,说明锂离子二次电池等电池用的耐热隔膜。
〔实施方式1〕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50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收编带装置
- 下一篇:非刚性材料的多框架制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