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淘米筐注塑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85178.4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5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戴鑫;梁拥成;陈绪;高振帮;秦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1105 | 代理人: | 瞿承达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淘米 注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淘米筐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模具制造业的推广和发展,尤其是塑料制品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越来越广泛使用,高效、高精度的注塑模具的设计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环节。目前我国的模具制造业无论是从质量还是精度上仍同欧洲一些制造业强国存在不小差距。
传统模具对于一些有侧面孔或侧面凹凸的塑件,常需采用斜销及斜滑块侧面抽芯机构,或采用楔形块抽拉式或者斜导柱式,然后在实际生产中通用性差,一种零件要对应设计一种结构,并结构复杂,模具制造也烦琐,且成本较高。还不能实现自动化生产,开合模缓慢,需要人工辅助,生产效率低。目前,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得金属的塑性、韧性和硬度等能够很好的结合。能否利用材料本身的性质设计一种侧抽芯结构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成为了我们思考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新型淘米筐注塑模具,它不但能有效地完成注塑成型淘米筐,而且还能使成型淘米筐自动脱落,同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设计方案: 本发明的新型淘米筐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包含有定模固定板、带冷却水道的凹模、定模固定板和凹模中部处的主流道衬套,所述凹模上端面四角处设上导柱孔,所述上导柱孔的下端口内均设有导套,所述凹模内呈成型淘米筐外表面形状,所述定模固定板和凹模由螺钉固联,所述动模包含有动模部件、导柱、凸模、动模固定板、垫板、动模底板、顶杆固定板、顶杆、顶杆垫板、底板及支撑座,所述动模部件上端面四角处设与所述凹模上端面四角处的上导柱孔相对的下导柱孔,所述下导柱孔的上端口内均埋设有弹簧,所述动模部件上端面上的台肩处置一推板,所述推板上端面四角处设与下导柱孔相对的推板导柱孔,所述导柱从下向上穿过所述动模部件四角处的下导柱孔、弹簧、所述推板四角处的推板导柱孔及导套,并伸入所述凹模四角处的上导柱孔内,所述顶杆固定板上分布有顶杆,所述底板、顶杆垫板及顶杆固定板依次叠加,并由串装着支撑座的螺钉穿过,所述凸模由侧抽及型芯内部导柱所构成,所述侧抽芯由前瓣膜拼块、后瓣膜拼块、左瓣膜拼块、右瓣膜拼块、前左角瓣膜拼块、前右角瓣膜拼块、后左角瓣膜拼块及后右角瓣膜拼块组合而为一体,所述前瓣膜拼块、后瓣膜拼块、左瓣膜拼块及右瓣膜拼块的上端端部处均为呈向内弯曲4°-5°的状态,所述前瓣膜拼块、后瓣膜拼块、左瓣膜拼块、右瓣膜拼块、前左角瓣膜拼块、前右角瓣膜拼块、后左角瓣膜拼块及后右角瓣膜拼块的下端端部处均延伸有向外折弯形成的翻边,所述前瓣膜拼块、后瓣膜拼块、左瓣膜拼块及右瓣膜拼块的上端部的外端面上均分布有呈颗料状的凸起部分,所述型芯内部导柱由型芯内部导柱体及型芯内部导柱座所形成,所述动模部件上端面中部处设有一与凹模下端口相配的下凸模孔,所述下凸模孔的下端口处设有一台肩,所述推板上端面中部处设有一与所述动模部件上端面中部处的下凸模孔相配的上凸模孔,所述动模固定板及垫板中部处各设有一与型芯内部导柱体相配的动模固定板孔及垫板孔,所述动模底板上端面上中部处设有一与型芯内部导柱座相配的凹槽,所述前瓣膜拼块、后瓣膜拼块、左瓣膜拼块、右瓣膜拼块、前左角瓣膜拼块、前右角瓣膜拼块、后左角瓣膜拼块及后右角瓣膜拼块均置于所述动模部件上端面中部处的下凸模孔内,且所述前瓣膜拼块、后瓣膜拼块、左瓣膜拼块、右瓣膜拼块、前左角瓣膜拼块、前右角瓣膜拼块、后左角瓣膜拼块及后右角瓣膜拼块的下端端部处向外折弯形成的翻边均安设在所述下凸模孔下端口的台肩处,并由所述动模固定板通过螺钉与所述动模部件的下端面固联,所述型芯内部导柱座安设在所述动模底板上端面上中部处的凹槽内,并通过螺钉使所述动模底板与垫板固联,与此同时,所述型芯内部导柱体上端部穿过垫板孔及动模固定板孔,并置于侧抽芯空腔中,所述侧抽芯上端部的外表面及型芯内部导柱的上端面且形成呈成型淘米筐的内表面,所述串装着支撑座的螺钉上端还与动模底板形成螺纹联接,所述支撑座且位于动模底板下端面与底板上端面之间,所述顶杆固定板上分布的顶杆还穿过动模底板及垫板。
本发明的新型淘米筐注塑模具的使用。注塑过程中,首先侧抽芯在型芯内部导柱的推动挤压下产生弹性形变,使得侧抽芯的前瓣膜拼块、后瓣膜拼块、左瓣膜拼块及右瓣膜拼块恢复到垂直水平面的状态,此时凸、凹模完成合模。侧抽芯、型芯内部导柱的上表面和凹模闭合形成模具的型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51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射产品的硬胶滑块进胶结构
- 下一篇: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