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5747.5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26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小川阳平;作田健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W48/16 | 分类号: | H04W48/16;H04W76/10;H04W76/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邓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装置 以及 方法 | ||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技术,在直接无线通信线路空闲时能够高效地搜索接入点。无线通信装置具有:间接无线通信部,其进行经由接入点的无线通信;直接无线通信部,其进行不经由接入点的直接无线通信;以及控制部,其控制间接无线通信部对接入点的搜索,控制部根据直接无线通信的通信状态,控制间接无线通信部搜索接入点的时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一种具有基础架构模式和Wi-Fi(注册商标)Direct模式(以下,也称为“直接无线连接模式”)的设备,在基础架构模式中,外部的接入点作为中继站而将通信终端彼此无线连接,在Wi-Fi Direct模式中,通信终端彼此不经由接入点而进行点对点的直接无线连接。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能够同时支持基础架构模式和直接无线连接模式的通信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25861号公报
另外,在尽管进行了用于与外部的接入点连接的设定,但例如由于外部的接入点处于能够通信的范围外、或者电源未接通而导致该接入点未与无线通信装置连接的情况下,无线通信装置为了与已设定的接入点连接而进行接入点的搜索。在搜索接入点时,无线LAN适配器进行动态扫描,切换信道并且向全部信道依次发送探测请求。这里,如果能够同时通信的信道是1个,则在无线LAN适配器使用某个信道,以通过直接无线连接模式与无线通信终端直接连接的状态来进行接入点的搜索时,由于动态扫描使用1个信道,因此,直接无线连接模式下的与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有时会断开。因此,例如在作为无线通信装置的打印机从以直接无线连接模式连接的作为无线通信终端的智能设备接收打印数据的情况下,由于打印机进行接入点的搜索(动态扫描),有时打印数据的通信完成延迟或数据通信中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技术,能够更适当地进行基于直接无线连接的数据通信。
(1)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无线通信装置具有:间接无线通信部,其进行经由接入点的无线通信;直接无线通信部,其进行不经由所述接入点的直接无线通信;以及控制部,其控制所述间接无线通信部对所述接入点的搜索,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直接无线通信的通信状态,控制所述间接无线通信部搜索所述接入点的时机。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与直接无线通信的通信状态对应的时机进行接入点的搜索,因此,能够降低接入点的搜索对基于直接无线连接的数据通信带来的影响,适当地进行基于直接无线连接的数据通信。
(2)在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无线通信装置中,可以是,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直接无线通信的通信状态,变更周期长度,所述周期长度是周期性地进行的所述接入点的搜索的间隔。
当采用该结构时,例如在进行不经由接入点的直接无线通信的情况下,通过将搜索的周期长度变更为较长,能够降低接入点的搜索对基于直接无线连接的数据通信带来的影响。
(3)在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无线通信装置中,可以是,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直接无线通信的通信状态,选择是否搜索所述接入点。
当采用该结构时,在进行直接无线通信的通信的情况下不搜索接入点,在不进行直接无线通信的通信的情况下进行接入点的搜索,能够降低接入点的搜索对基于直接无线连接的数据通信带来的影响。
(4)在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无线通信装置中,可以是,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直接无线通信的通信量,变更进行所述接入点的搜索的时机。
通过采用该结构,能够根据直接无线通信的通信量,更有效地降低接入点的搜索对基于直接无线连接的数据通信带来的影响。
(5)在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无线通信装置中,可以是,所述控制部根据通过所述直接无线通信而连接的终端的数量,变更进行所述接入点的搜索的时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57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