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位跟踪系统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87204.7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1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刘润晨;冯蕾伊;刘冠廷;魏颖康;冯瑞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润晨;冯蕾伊;刘冠廷;魏颖康;冯瑞军 |
主分类号: | H04W4/029 | 分类号: | H04W4/029;H04W64/00;G01S1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优先级顺序 定位方式 通信方式 定位跟踪系统 排序 无线接入点 定位信息 基站信息 快速定位 户内 电量 户外 跟踪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位跟踪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用户的定位信息、基站信息以及无线接入点的SSID和MAC地址;根据所述用户的定位信息、基站信息以及无线接入点的SSID和MAC地址确定用户的位置;如果用户处于户外,则按第一类优先级顺序对多个定位方式和多个通信方式进行排序;如果用户处于户内,则按第二类优先级顺序对多个定位方式和多个通信方式进行排序;根据排序后的优先级顺序优先采用排名靠前的定位方式和通信方式对用户进行定位和跟踪。本发明的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选择不同的优先级顺序的定位方式和通信方式,能够达到快速定位的目的,同时为定位跟踪系统节省了电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定位跟踪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定位系统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个人终端的定位,即定位计算和定位信息的显示都由客户终端完成,比如个人手机使用GPS定位,iBeacon定位。第二种是把被跟踪用户定位信息用无线通信方式输送至系统跟踪平台,由系统跟踪平台把定位信息发送给指定用户,比如看守所对犯人的监控,车辆管理等。
常用的定位跟踪技术有GPS,北斗,蜂窝基站定位技术,在室内定位中采用UWB,WiFi,蓝牙iBeacon等技术,目前系统一般采用的GPS定位和GPRS通信的组合进行定位和通信。但是这种定位和通信的方式过于单一,容易出现收不到信号的情况。为了克服这一点,有些系统采用多种定位和通信方式的组合,比如定位同时采用GPS,北斗,蜂窝基站和WiFi。但是这样的系统大多需要在系统平台上进行人工切换,即便不采用人工切换,也往往遇到切换延迟,定位困难,数据失联和电池电量损耗过快等问题。
同时,作为通信技术,GPRS有以下一些问题:1.GPRS是2G的技术,目前正在被逐渐的淘汰。2.GPRS的信号强度不足,很多楼梯间,地下室等处信号强度不足,导致通信失败。3.GPRS的覆盖范围有限,一般几百米到几公里。4.耗电量比较高,要求用户频繁地充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定位跟踪系统的控制方法。该定位跟踪系统的控制方法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选择不同的优先级顺序的定位方式和通信方式,能够达到快速定位的目的,同时为定位跟踪系统节省了电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定位跟踪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用户的定位信息、基站信息以及无线接入点的SSID和MAC地址;根据所述用户的定位信息、基站信息以及无线接入点的SSID和MAC地址确定用户的位置;如果用户处于户外,则按第一类优先级顺序对多个定位方式和多个通信方式进行排序;如果用户处于户内,则按第二类优先级顺序对多个定位方式和多个通信方式进行排序;根据排序后的优先级顺序优先采用排名靠前的定位方式和通信方式对用户进行定位和跟踪。
根据本发明的定位跟踪系统的控制方法,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选择不同的优先级顺序的定位方式和通信方式,能够达到快速定位的目的,同时为定位跟踪系统节省了电量。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定位跟踪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其中,默认的定位方式的优先级顺序为GPS/BD定位、蜂窝基站定位和WiFi定位,默认的通信方式的优先级顺序为NB-loT通信、GPRS通信、WiFi通信。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一类优先级顺序包括:定位方式的优先级顺序为GPS/BD定位,蜂窝基站定位,通信方式的优先级顺序为NB-IoT通信,GPRS通信。所述第二类优先级顺序包括:定位方式的优先级顺序为WiFi定位,蜂窝基站定位,通信方式的优先级顺序为NB-IoT通信,GPRS通信,WiFi通信。
进一步地,还包括:根据用户的历史数据,分析所述用户的行为习惯,并根据所述行为习惯建立所述用户的行为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润晨;冯蕾伊;刘冠廷;魏颖康;冯瑞军,未经刘润晨;冯蕾伊;刘冠廷;魏颖康;冯瑞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72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