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雾滴密度及大小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7285.0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2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雒珺瑜;崔金杰;张帅;朱香镇;吕丽敏;王春义;张利娟;王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5/00 | 分类号: | G01N15/00;G01N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宋平 |
地址: | 45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雾滴 密度 大小 测试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雾滴密度及大小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雾滴密度及大小测试装置,其包括测试台和测试卡,测试卡包括基础材料和涂布在基础材料上的涂层,基础材料为纳米石科纸片、纸带或纸卡,基础材料上设置有刻度表,涂层为显色剂和粘合剂混合物,测试台包括喷雾箱和喷雾器,喷雾箱包括箱盖、固定架、平整台和放置盒,喷雾器包括活塞筒,活塞筒上设置有活塞,活塞上设置有弹簧活塞杆,弹簧活塞杆侧边设置有限位杆,活塞筒的内壁侧边设置有出液管,活塞筒的侧边设置有加液管,固定架包括底部的固定环和上部的喷头固定装置,测试方法包括了准备工作和开始测试。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携带,使用方法操作简单,测试结果可靠有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雾滴密度及大小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测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液体喷施是涉及实现具有一定雾滴粒径和速度的喷雾。如何测量和控制这些重要参数的分布均匀性及密度大小非常重要,因为这些参数是影响喷施后雾滴运动轨迹及其与靶标生物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例如,特定化学农药的有效力常常取决于雾滴粒径。优良的、均匀的靶标覆盖率喷施通常是通过小雾滴喷施而获得的,提高雾滴在靶标植物上的沉积率的方法可减小雾滴粒径谱、同时增大雾滴速度,其中增加雾滴细度尤为重要。然而,较大雾滴可以较长时间保持其动量,不易受到侧风的干扰,同时还不易形成液滴的飘移,如喷施除草剂的话,液滴漂移会给邻作植物或作物带来严重,甚至是毁灭性的药害。因此,一个理想的液滴喷雾装置是包含较窄的雾滴喷雾谱,既没有很粗的雾滴,又没有太细的雾滴。很多研究表明,增加或保持喷雾液滴速度以及相应的动量和动能可以有效减小喷雾漂移,并提高植物冠层渗透率以及沉积率,减少尤其是化学农药的浪费,提高利用率,符合国家现在提倡的“两减一增”的目标。液滴在喷雾孔和目标植物冠层间的传输时间与液滴速度成反比,缓慢移动的液滴会在喷束和植物外冠之间的区域运动较长的时间,雾滴在空中停留时间增加后,其液滴被风吹走的可能性和几率就增加,利用率就会显著减小。另外,液滴在目标植物的沉积效率,尤其是小液滴的沉积效率,会随着液滴速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对于我国现阶段,喷施农药时对喷雾液滴的大小、速度和数量没有严格要求,一部分些喷头质量较差,喷雾出的液滴粗大,使得单位面积用液量增加,大部分药液从靶标植物和生物上流失,降低了防治效果,同时污染了生态环境。施药喷雾粒径和速度是决定喷雾质量的关键因素,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大力度建设雾滴粒径和速度的测试平台。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雾滴密度及大小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携带,使用方法操作简单,测试结果可靠有效。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雾滴密度及大小测试装置,其包括测试台和测试卡,所述测试卡包括基础材料和涂布在基础材料上的涂层,所述基础材料为纳米石科纸片、纸带或纸卡,所述基础材料上设置有刻度表,涂层为显色剂和粘合剂混合物,涂层的厚度均匀一致,同一测试卡不同地方的厚度误差<±5%,涂层的厚度为0.1-0.5mm,所述测试台包括喷雾箱和喷雾器,所述喷雾箱包括箱盖、固定架、平整台和放置盒,所述喷雾器包括活塞筒,所述活塞筒上设置有活塞,活塞上设置有弹簧活塞杆,弹簧活塞杆侧边设置有限位杆,活塞筒的内壁侧边设置有出液管,活塞筒的侧边设置有加液管,所述固定架包括底部的固定环和上部的喷头固定装置。
所述箱盖的中心设置有穿孔,限位杆为伸缩杆,其上有刻度线,加液管与活塞筒的连通处设置有单向阀,喷头固定装置为伸缩杆。
所述箱盖上设置有LED灯和摄像头,喷雾箱外壁上设置有显示屏。
雾滴密度及大小测试装置的使用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工作,将测试卡从放置盒内拿出,然后放在平整台上,然后用固定架固定测试卡,固定环压着测试卡的周边,同时将待测喷头用喷头固定装置固定在测试卡中心的正上方,将待测溶液从加液管中加入到活塞筒内,并加到指定刻度,并盖上箱盖,将连接管从穿孔中穿进并与待测喷头固定密封连接,再将连接管另一端与出液管密封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72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