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饰型复合保温墙体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87925.8 | 申请日: | 2017-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9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盛华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2 | 分类号: | E04B2/02;E04B1/7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21 | 代理人: | 王洪臣 |
地址: | 256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饰 复合 保温 墙体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饰型复合保温墙体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墙体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1/3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10%,上升到27.45%。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一般占全国总能耗的33%左右。以此推断,国家建设部科技司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我国建筑耗能比例最终还将上升至35%左右。如此庞大的比重,建筑耗能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
我国已建房屋有400亿平方米以上属于高耗能建筑,总量庞大,潜伏巨大能源危机。因高耗能建筑比例大,单北方采暖地区每年就多耗标准煤180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达70亿元,多排二氧化碳52万吨。据分析,我国处于建设鼎旺期,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亿至20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而97%以上是高能耗建筑。因此,如果不开始注重建筑节能设计,将直接加剧能源危机。
“九五”期间,新型墙体保温材料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当前已呈规模化发展;2001年,国家又进一步加大了淘汰传统材料、推广新型墙体保温材料的力度,推广范围向小城市、城镇延伸,向农村延伸,向工业建筑延伸。就国家政策所讲的新型墙体材料来讲,有空心砌块、加气砌块、石膏空心砌块、加气粉煤灰砖、多孔粘土砖、GRC墙板、增强纤维水泥板、夹芯板、粉煤灰加气墙板以及复合保温墙板,可以说种类繁多。但是就市场份额来说块和板只有大小之分,谁也吃不掉谁;就产品性能来讲是各有千秋;但复合墙体在国外发达国家所占比例居高。
201410051631.6公开了一种装饰保温复合墙体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该制备方法为:在主体结构上固定第一金属龙骨;在第一金属龙骨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无机板和第二无机板;将多根螺杆依次穿过且固定于第一无机板、第一金属龙骨和第二无机板,其中,位于主体结构处的螺杆依次穿过且固定于第一无机板、第一金属龙骨和主体结构;将保温浆料注入到第一无机板和第二无机板之间的空间内;安装外墙装饰板,将外墙装饰板上的干挂件固定在第一无机板的外侧,外墙装饰板与第一无机板之间设有间隙。但其结构复杂,在施工过程中会导致建筑成本显著上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装饰性保温墙体的造价成本较高,施工复杂的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饰型复合保温墙体及其施工方法,该装饰墙体包括外叶墙,保温层,内叶墙,散水结构以及承压构件,其保温层的施工工艺简单,且其外墙装饰美观,保温性能优异,大大降低了技术操作难度和造价成本,适合推广应用。
一种装饰型复合保温墙体,其包括外叶墙,保温层,内叶墙,散水结构以及承压构件,其中所述的外叶墙使用装饰砌块砌筑而成,内叶墙墙体材料为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混凝土多孔砖、烧结多孔砖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的组合。
如上所述的装饰型复合保温墙体,所述的装饰砌块的规格尺寸为390mm×90mm×190mm。装饰砌块性能指标除应符合表1要求外,尚应符合《装饰混凝土砌块》JC/T 641-2008的规定。所述内墙的装饰砌块主要性能指标如表1所示。
表1装饰砌块主要性能指标
如上所述的装饰型复合保温墙体,所述外墙的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b7.5;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b 5;
如上所述的装饰型复合保温墙体,所述内叶墙墙体材料的抗压强度等级不低于MU10。
如上所述的装饰型复合保温墙体,所述的保温层为模塑聚苯板(EPS)、挤塑聚苯板(XPS)、硬质聚氨酯板(PU)、酚醛泡沫板(PF)、脲醛树脂泡沫(UF)中的一种或多种保温材料制备得到。其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2、表3、表4、表5、6的要求。
表2模塑聚苯板(EPS)的性能指标
表3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XPS)的性能指标
表4硬质聚氨酯板(PU)保温材料性能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盛华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滨州盛华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79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