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液化油品中水分含量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88585.0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6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向春兰;姜元博;叶萌;高山松;李克健;章序文;王洪学;苏娟;冯盈之;邹云冲;李群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7/42 | 分类号: | G01N27/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吴贵明 |
地址: | 10001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化 油品 水分 含量 测量 装置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液化油品中水分含量测定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煤液化油品中水分含量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油品水分检测是油品基础性能检测的重要指标,油中水分污染物的存在会加速油品各项性能的劣化,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对设备的正常运行构成严重威胁。比如,油品中的水分会加速油品的氧化和生胶,引起腐蚀;蒸发会带走热量,使油品发热量降低;水分在运输过程时增加重量;在再加工时浪费能源等等。煤液化油品水分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受油装备的各项性能指标以及相关液化油产品的储存性能。因此,水分作为煤液化油品中常用的理化性能指标之一,其含量测定成为质量检测中的必测项目,尤其在航空油料中,水分是作为重要的控制指标之一。
目前,煤液化油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传统的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该方法耗时长、溶剂用量大、对操作人员和环境影响大,且由于溶剂回流速度难以控制,分析数据平行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化油品中水分含量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煤液化油品水分含量测定准确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煤液化油品中水分含量的测量装置,其包括:顶空瓶,设置有循环气入口和煤液化油品水分释放气出口;水分滴定装置,设置有循环气出口和煤液化油品水分释放气入口,煤液化油品水分释放气入口与煤液化油品水分释放气出口通过气体输送管路相连,循环气出口与循环气入口相连;以及对顶空瓶进行加热的顶空炉。
进一步地,水分滴定装置为卡尔费休库伦法滴定装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载气供应装置,载气供应装置上设置有载气出口,载气出口和气体输送管路相连。
进一步地,测量装置还包括隔膜泵,隔膜泵设置在载气出口与气体输送管路相连的流路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煤液化油品中水分含量的测量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煤液化油品加热,得到煤液化油品水分释放气;将煤液化油品水分释放气在密封状态下输送至水分滴定装置进行水分含量测定;以及将水分滴定装置中未吸收的气体返回至煤液化油品处进行循环加热。
进一步地,将煤液化油品在顶空瓶中加热,得到煤液化油品水分释放气。
进一步地,将煤液化油品加热的步骤中,加热温度为室温~280℃,优选为100~160℃。
进一步地,利用载气将煤液化油品水分释放气输送至水分滴定装置进行水分含量测定。
进一步地,载气为空气。
进一步地,水分滴定装置为卡尔费休库伦法滴定装置。
本发明所提供的上述测量装置中,将煤液化油品装入密封性能较高的顶空瓶中进行加热后,油品里的水分能够得到释放,形成的水分释放气通过煤液化油品水分释放气出口进入水分滴定装置完成水分滴定。相比于传统工艺中将油品以液态的形式直接进行测量,本发明中将煤液化油品在密闭的条件下进行加热使水分气化后,进一步进行水分测量,能够使水分从油品的禁锢中更充分地脱离出来,从而能够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液化油品中水分含量的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正如背景技术所描述的,现有的煤液化油品水分含量测定方法存在准确性较差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液化油品中水分含量的测量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顶空瓶10、水分滴定装置20以及用以对顶空瓶10进行加热的顶空炉,顶空瓶10设置有煤液化油品水分释放气出口;水分滴定装置20设置有煤液化油品水分释放气入口,煤液化油品水分释放气入口与煤液化油品水分释放气出口通过气体输送管路相连通,且循环气出口与循环气入口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未经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85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验室标本瓶
- 下一篇:容器及其铰接结构和铰链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