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个体化股骨短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9959.0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00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燎;张恒辉;艾松涛;戴尅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36 | 分类号: | A61F2/3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严晨;许亦琳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个体化 股骨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个体化股骨短柄。本发明所提供的个体化股骨短柄包括个形区,所述个形区上端还设有连颈区,所述连颈区的末端还设有锥形区,所述个形区远端还设有伸长区。本发明所提供的个体化股骨短柄可充分保留骨量,优化应力传递,降低大腿痛,便于后期翻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个体化股骨短柄。
背景技术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治疗终末期髋关节疾患的金标准。2010年,美国初次THA术年手术量已达30万例,到2020年预计将超过50万例;我国初次THA术年手术量约为20万例,近来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尽管目前手术量仍与美国有差距,但庞大的人口基数意味着我国THA手术量仍将保持稳定快速增长。就病因而言,中国人与西方人存在显著差异,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hip,DDH)及股骨头缺血坏死在我国初次THA的比例显著高于欧美发达国家,上述THA患者更年轻、活跃,未来翻修可能性更大,给我国关节外科界带来更严峻的挑战。
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柄是对髓腔的主要填充物,其对手术的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虽然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传统股骨柄(如,非骨水泥柄)长期生存满意,但应力遮挡及大腿痛常见。所以,提供一种新的可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短柄假体,有利微创置入,有效减少大腿痛,实现应力传导的优化,避免应力遮挡,同时通过个体化保证初始稳定性,避免位置不良等并发症,提高患髋功能,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和较大的社会经济学意义。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个体化股骨短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个体化股骨短柄,所述个体化股骨短柄包括个形区,所述个形区为截面为椭圆的台体,所述个形区自上而下包括互相平行的个形区上平面、小转子形面和个形区下平面,所述个形区上平面与小转子形面之间的距离为16-20mm,小转子形面与个形区下平面之间的距离为8-10mm;
所述个形区下平面为椭圆形,个形区下平面的长轴长度为18-20mm,面积为2.5-3cm2;
所述个形区上平面为椭圆形,个形区上平面的长轴长度为22-24mm,面积为3.5-4.5cm2;
所述小转子形面为椭圆形,小转子形面的长轴长度为18-24mm,面积为2.5-4.5cm2;
以过个形区下平面中心点且垂直于个形区下平面的Ca轴线为基准,所述小转子形面的中心点距离Ca轴线的距离为2-8mm,个形区上平面的中心点距离Ca轴线的距离为4-10mm;
所述个形区上端还设有连颈区,所述连颈区包括颈柱区和长柱区,所述个形区的上端进一步延伸形成长柱区,所述长柱区以Ca轴线为中轴线且其下方与个形区相连,所述颈柱区的一端与长柱区相连,颈柱区末端为平面,颈柱区的中轴线与Ca轴线相交,两者之间的角度为117-137度,所述颈柱区的中轴线位于个形区下平面上的投影与个形区下平面长轴之间的夹角为0-45度;
颈柱区的中轴线位于个形区下平面上的投影、所述小转子形面的中心和个形区上平面的中心在个形区下平面上的投影位于个形区下平面长轴的同侧;
所述连颈区的末端还设有锥形区;
所述个形区上端还设有伸长区。
优选的,所述长柱区的长度为10-30mm,所述颈柱区的长度为10-50mm,颈柱区和长柱区的连接处为光滑曲面。
优选的,所述连颈区的横截面的面积为1.5-6c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99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牙齿填充器
- 下一篇:基于MYO臂环的假肢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