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无针注射的电磁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0960.5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24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任洪亮;孙津济;杰彦特·文卡特拉曼尼·艾耶;姚木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工业园区新国大研究院;新加坡保健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9/00 | 分类号: | A61F9/00;A61M5/31;A61M5/30;H02K41/03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冲 |
地址: | 新加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注射 电磁 驱动 装置 | ||
1.一种用于无针注射的电磁驱动装置,包括:
护套,其为圆筒状,包括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
骨架,其可移动地连接至所述护套,包括传动杆和绕线筒,所述传动杆延伸出所述顶部开口并且适于连接注射器皿,所述绕线筒上缠绕有线圈;
外圆铁心,其设置在所述护套中部的径向内壁上;
外磁体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外圆铁心的径向内壁上;
内圆铁心,其沿所述护套的中心轴线设置在所述护套内部;
内磁体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内圆铁心的径向外壁上,并且其沿着所述中心轴线的轴向长度和轴向位置与所述外磁体组件的轴向长度和轴向位置相一致;
其中,在所述外磁体组件的径向内壁和所述内磁体组件的径向外壁之间界定有环形腔,所述线圈适于可移动地安插在所述环形腔中;
所述外磁体组件包括顺序排列的五个外永磁体圆环,其中,第一个外永磁体圆环、第三个外永磁体圆环和第五个外永磁体圆环为径向充磁,第二个外永磁体圆环和第四个外永磁体圆环为轴向充磁,所述第一个外永磁体圆环和所述第五个外永磁体圆环的内表面为N极,外表面为S极,所述第三个外永磁体圆环的内表面为S极,外表面为N极,所述第二个外永磁体圆环的左侧面为N极,右侧面为S极,所述第四个外永磁体圆环的左侧面为S极,右侧面为N极,所述第一个外永磁体圆环和所述第五个外永磁体圆环的轴向长度相等且为第一外永磁体轴向长度,所述第二个外永磁体圆环和所述第四个外永磁体圆环的轴向长度相等且为第二外永磁体轴向长度,所述第三个外永磁体圆环的轴向长度为所述第一外永磁体轴向长度的两倍,所述第二外永磁体轴向长度为所述第一外永磁体轴向长度的1/2;
所述内磁体组件包括顺序排列的分别与所述五个外永磁体圆环相对应的五个内永磁体圆环,所述五个内永磁体圆环分别以与各自相对应的所述外永磁体圆环的相应方向充磁,并且所述五个内永磁体圆环中的每一个内永磁体圆环与相对应的所述外永磁体圆环的轴向长度相等,其中,第一个内永磁体圆环、第三个内永磁体圆环和第五个内永磁体圆环为径向充磁,第二个内永磁体圆环和第四个内永磁体圆环为轴向充磁,所述第一个内永磁体圆环和所述第五个内永磁体圆环的内表面为N极,外表面为S极,所述第三个内永磁体圆环的内表面为S极,外表面为N极,所述第二个内永磁体圆环的左侧面为S极,右侧面为N极,所述第四个内永磁体圆环的左侧面为N极,右侧面为S极,所述第一个内永磁体圆环和所述第五个内永磁体圆环的轴向长度相等且为第一内永磁体轴向长度,所述第二个内永磁体圆环和所述第四个内永磁体圆环的轴向长度相等且为第二内永磁体轴向长度,所述第一内永磁体轴向长度等于所述第一外永磁体轴向长度,所述第三个内永磁体圆环的轴向长度为所述第一内永磁体轴向长度的两倍,所述第二内永磁体轴向长度为所述第一内永磁体轴向长度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针注射的电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个外永磁体圆环和所述第五个外永磁体圆环的充磁角度为距所述轴向-(90+θ)度,所述第三个外永磁体圆环的充磁角度为距所述轴向90+θ度;所述第一个内永磁体圆环和所述第五个内永磁体圆环的充磁角度为距所述轴向-(90-θ)度,所述第三个内永磁体圆环的充磁角度为距水平方向θ度,其中,所述θ为预先设定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无针注射的电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θ在10度到25度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针注射的电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圆铁心和所述内圆铁心均为实心结构,采用软磁材料1J50、1J22、DT4或硅钢DW270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针注射的电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磁体组件的所述径向内壁和所述线圈之间存在第一间隙,所述内磁体组件的所述径向外壁和所述线圈之间存在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等于所述第二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无针注射的电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在0.3mm到0.6mm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工业园区新国大研究院;新加坡保健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工业园区新国大研究院;新加坡保健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096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