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竹篼储水减少林地水土流失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2237.0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86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健;陈建明;桂仁意;顾志康;张健;陈碧芽;钱梓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湖州市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袁彩君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储水 减少 林地 水土流失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竹篼储水减少林地水土流失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技术措施:(1)伐竹时使竹篼的顶面高于林地的地面;(2)打通竹篼内的竹隔、内壁蜡质层和内簧;(3)在竹篼的顶面切出切口,并使切口朝向坡顶。该方法能有效减少林地的水土流失,并将汇集的地表径流汇集并保存,在利用竹篼的同时使竹篼能较容易地被清除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竹篼储水减少林地水土流失的方法。
背景技术
毛竹是我国南方林区主要的森林资源之一,总面积达292万公顷。毛竹广泛分布于400~800米的丘陵、低山山麓地带,栽培历史悠久、面积最广,既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也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毛竹再生能力强,每两年就要砍伐一次,其一次砍量相当于亩总立竹量的1/3。毛竹采伐过后,竹林中留下了大量的伐桩,伐桩也叫竹蔸或毛竹蒲头。公开号为CN102090221A的文献公开了一种竹蒲头粉碎装置,公开号为CN102165860A的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粉碎竹蒲头的钻头。利用该装置可以使竹蒲头被快速破坏,以加速竹蒲头的腐烂。公开号为CN104137690A的文献公开了一种利用伐桩机械对毛竹林进行施肥的方法,它利用伐桩机械切割伐桩使伐桩的顶部位于地面以下,伐桩机械同时切破伐桩内部的蜡质和竹簧并保持切面平滑,并在伐桩内部盛放肥料,利用竹鞭和毛竹纤维内的输送通道将肥料输送至周围的毛竹,之后就地用竹屑、竹叶或泥土进行覆盖。
上述技术方案的主要发明人均是同一人,上述方案均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负面的结果。比如:竹篼被粉碎后,竹篼坑洞的位置容易被造成水土流失。一旦下雨,上游的竹篼坑洞周围的泥土容易被冲刷走,这些被冲刷下来的泥土,有些盖住了下游的竹篼坑洞,有些则被冲刷走。当然,下游的竹篼坑洞周围的泥土也会被冲走一部分。下游的竹篼坑洞被盖住后,竹蒲头根部的腐烂速度就很慢,会影响竹鞭的生长。
另一方面,毛竹的生长速度较快,水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竹子大都生长在低山地带,人工灌溉成本高,且受水资源短缺限制。因此,科学利用竹篼自然储水、自行灌溉,对于竹林高产、丰产及竹农增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竹篼储水减少林地水土流失的方法,达到即能有效利用竹篼,又能防止林地水土流失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利用竹篼储水减少林地水土流失的方法,包括如下技术措施:(1)伐竹时使竹篼的顶面高于林地的地面;(2)打通竹篼内的竹隔、内壁蜡质层和内簧;(3)在竹篼的顶面切出切口,并使切口朝向坡顶。
作为改进,竹篼的顶面高于林地的地面5~15厘米。
作为改进,竹篼顶面的切口呈V字形。
伐竹时使竹篼的顶面高于林地的地面,处理竹篼时,不是用机械将其全部粉碎,而只打通竹篼内的竹隔、内壁蜡质层和内簧,并用公开号为CN102090221A的文献公开的竹蒲头粉碎装置倾斜一角度,就能切割出V字形切口。
由于没有将竹篼切割掉,没有产生泥坑,竹篼周围的泥土没有被过分松动,而且仍然有竹篼的支撑,竹篼周围的泥土不易被冲刷走。下雨产生地表径流时,地表的竹叶等会被冲至竹篼顶面的切口处,上游的泥土不易被冲至竹篼内,而只是将地表径流汇入竹篼内,而且竹篼内的水份上面有竹叶等的覆盖而不易挥发。竹叶、杂草被冲入竹篼内,洞内落叶等有机质逐年增加,既有利于水份涵养,又有利于林地质量的提升,为持续经营创造条件。需要指出的是:靠竹林自然的落叶,很难将竹叶落入竹篼内。竹篼为自然分布,不仅能够衰减地表径流的水势,而且能够分段拦阻枯枝被水流带走,进一步增加林内有机质含量,保护竹林生态环境。
利用毛竹两年砍伐一次,采用本方法处理后2年内竹篼能储水的同时能加速腐烂降解,4~5年储水量更大,效果更好。之后再处理竹篼,竹篼已基本腐烂,处理起来非常省力。该方法能有效减少林地的水土流失,并将汇集的地表径流汇集并保存,在利用竹篼的同时使竹篼能较容易地被清除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湖州市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未经浙江大学湖州市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22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盐碱地的改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高野生互花米草种子发芽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