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古楠木嫁接繁育保存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092428.7 申请日: 2017-02-21
公开(公告)号: CN106613377A 公开(公告)日: 2017-05-10
发明(设计)人: 童再康;吴小林;楼雄珍;周生财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农林大学
主分类号: A01G1/06 分类号: A01G1/06
代理公司: 北京智为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98 代理人: 王加岭
地址: 311300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楠木 嫁接 繁育 保存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古楠木嫁接繁育保存方法。

背景技术

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闽楠(P.bournei)属樟科楠属的高大乔木,是“金丝楠木”的原种植物种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为亚热带地区特有珍贵树种,自然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广西、广东、贵州等地(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1982;安徽植物志协作组,1986)。其树干通直,材质优美,是高档家具制作的特种用材;树体高大,四季翠绿,也是园林绿化优良树种。虽然浙江楠、闽楠的经济与观赏价值高,但现存资源量极少,多以古树名木幸存于各地风水林或寺庙,有效原地保护和异地扩繁保存该类古楠木残存种质资源已成为迫在眉捷。之前的研究多集中于种子休眠(史晓华和史忠礼1990)、幼树或苗木扦插试验和组织培养(叶金山2013、王东光2013、罗春平2015、申展2013、曲芬霞2010等)、苗木培育(李冬林和向其柏2004,2006、王艺等2013、刘志强2001等等)、种群生物多样性(陈来德2012、吴大荣2001、2003、周祥凤2005、王通2000、刘宝2005等)、人工林栽培(邵明晓2014、王金盾2015、胡永颜2012、刘宝2013、欧建德2015、彭龙福,2003;吴载嶂,2005等)和生态学(马明东等,2008;王琦等,2013、邹惠渝1995、吴大荣1997、邹秀红2002等)等方面,而如何利用无性繁殖技术,有效繁育浙江楠古树、闽楠古树等古楠木基因型却未见报道。

浙江楠、闽楠均属异花授粉树种,主要靠种子繁殖,通过采集其种子繁育成自由授粉后代,因子代分离而保存的并非原株基因型。因此,需要采用无性繁殖方式,将原有基因型保存下来。现有研究仅涉及利用楠木子代苗进行扦插或组织培养试验。而针对数百年大树、古树楠木,生理年龄大,其开花结实能力下降,且枝条老化,用其作为扦插或组培材料一般不能成功。从理认上讲,组织培养具有繁殖速度快、能保持母本的优良遗传特性、能幼化繁殖材料的年龄等优点,是实现优异种质繁殖、长期保存的可选择途径,但利用老化程度大的古楠枝条、芽等进行组织繁育时,实际成功的机会不大。为此,首次提出了嫁接保存古楠木基因型的方法并开展相关试验。此方法也是营建楠木类树种嫁接种子园以实现提早开花结果的重要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古楠木嫁接繁育保存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古楠木嫁接繁育保存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于12月~翌年2月间,树芽萌动前采集古楠木树冠中上部的当年生枝条,去部分叶后湿纸保湿保存带回,贮存于湿沙保存;

2)嫁接时间为2~3月砧木树芽开始萌动时,且要求接穗芽未萌动;

3)采用20~25cm的当年生整枝作接穗;过长枝去掉基部,每个穗条需有顶芽和相应的侧芽。

4)采用1~2年生浙江楠、闽楠容器苗作砧木,采用切接法嫁接;

5)嫁接后将嫁接株连同容器假植于土中,保证嫁接株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以保持生长状态。做拱棚加盖塑料膜保湿,以保证长枝条接穗不易干燥枯死。

6)每7~10天观察一次,以薄膜上有水雾或小水滴为标准,适当喷施水分保持棚内湿度,待新芽长出及时揭去棚上薄膜,进行正常水肥管理。

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中,新叶开始生长后,及时揭棚,增施叶面肥以促进生长,到6月初放入阴棚中进行培养,以达到当年30-40cm的生长量,培育成健壮的嫁接苗。

其中,采集穗条时,去掉大部分叶片,保留枝顶部4~5片叶子。

其中,砧木要求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地径在0.4cm以上。

其中,嫁接时,保留顶部二个半片叶,去掉其余的叶片。

其中,所述的古楠木为树龄在200年以上的浙江楠或闽楠大树。

采用本发明的嫁接方法,古楠木的嫁接成活率达82%。一年生嫁接苗可达30~40cm,生长正常,枝叶保持原株(古楠木)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不同接穗长度进行嫁接试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24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