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虚拟专有网络及规则表生成方法、装置及路由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2684.6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25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孙成浩;肖寒;吕彪;刘宝春;邓立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803 | 分类号: | H04L41/0803;H04L45/745;H04L1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 |
地址: | 英属开曼***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虚拟 专有 网络 规则 生成 方法 装置 路由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虚拟专有网络及规则表生成方法、装置及路由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虚拟专有网络的拓扑结构信息,确定所述虚拟专有网络中作为交换节点的虚拟交换,以所述虚拟交换机的网络标识作为关键字,配置生成所述虚拟专有网络的规则表,所述规则表至少包括:以所述关键字作为所述规则表中交换节点的地址。本申请各个实施例,可以使虚拟专有网络规则表中的表项大幅度缩减,转发结点表项和管控节点数据量减少,有效提升系统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虚拟专有网络及规则表生成方法、装置及路由方法。
背景技术
虚拟私有云(VPC,Virtua Private Coud),是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实现的供企业自己使用私有云平台,它将网络、安全、存储、计算等一系列虚拟资源进行组合,供企业用户按需使用,提供安全便捷的IT服务应用。随着数据中心的集中化,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倾向于使用虚拟私有云部署企业内部IT系统。
虚拟私有云服务提供商可以为用户构建出一个隔离的、可自定义的虚拟专有网络(虚拟私有云的一个子网)。一般的,一个子网包含许多管理/控制的规则表,如路由表、安全策略表、地址转换表等。这些规则表中可以存储所述虚拟专有网络的配置和处理策略,通过这些规则表,可以实现IP地址分配、网段划分、路由规则设置、网格等节点控制等,实现用户可以根据资源需求掌控自己的虚拟专有网络。一般的,对虚拟专有云服务提供厂商来说,VPC产品相当于给每个用户提供一张自定义的网络,在这张自定义的网络中,需要抽象给用户经典网络中的各种实体概念,如路由器,交换机,安全设备,接口等,也要抽象出各种规则概念,路由表,安全策略表,网络地址转换表等表项。但是,随着虚拟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单机虚拟比的不断提升,用户对单集群虚拟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有需求迁移到虚拟私有云的用户也越来越多。目前,尤其是对一些大体量的用户,(如政企客户,银行客户以及互联网客户等),他们需要的是安全性、性能、自主网络能力更强的虚拟专有云。因此,当虚拟专有云的用户量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同时某些用户的云上的网络也达到相当大的规模的时候,相应的,这些规则表的数据量也会变得非常大,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容量。
例如,假设用户的虚拟专有网络里面有1000个VM(VMware,虚拟机),使用三张规则表(路由表,安全策略表,和NAT表)。每个VM都在规则表里面,每张表有1000个表项。如果此时有100万个这样的用户,那么单个的表项的规模是10亿。这样大量的表项会导致转发结点上的表项规模过大,增加内存储存海量表项的负载,降低查找和更新速度,整体吞吐量变小。同时也会增加管控节点表项管理的负载,维护、下发、校验、刷新等各种操作因更新量或下方量巨大都会严重影响系统性能,也降低了用户的产品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虚拟专有网络及规则表生成方法、装置及路由方法,可以使虚拟专有网络规则表中的表项大幅度缩减,转发结点表项和管控节点数据量减少,整体系统性能得到提升,系统复杂度降低,可以有效解决海量用户的虚拟专有网络的规模、性能、容量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虚拟专有网络及规则表生成方法、装置及路由方法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虚拟专有网络规则表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虚拟专有网络的拓扑结构信息,确定所述虚拟专有网络中作为交换节点的虚拟交换机;
以所述虚拟交换机的网络标识作为关键字,配置生成所述虚拟专有网络的规则表,所述规则表至少包括:以所述关键字作为所述规则表中交换节点的地址。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虚拟专有网络的拓扑结构信息,确定所述虚拟专有网络中作为交换节点的虚拟交换机;
以所述虚拟交换机的网络标识作为关键字,配置生成所述虚拟专有网络的规则表,所述规则表至少包括:以所述关键字作为所述规则表中交换节点的地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26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