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陶瓷微细铣刀的制造方法及铣刀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2847.0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5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邹斌;周辉军;徐开涛;王一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C5/00 | 分类号: | B23C5/00;B23P15/34;C22C14/00;C22C32/00;C22C1/05;B22F3/1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杜超 |
地址: | 250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陶瓷 微细 铣刀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金属陶瓷微细铣刀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陶瓷复合粉体各组分称重,混合,真空干燥,冷压成饼坯;
(2)在热压真空烧结炉中进行烧结制备,获得大块棒坯;
(3)采用线切割方法制出小尺寸棒材;
(4)在超精密工具磨床上,采用金刚石砂轮对棒材的工作部进行开刃和修磨,
实现铣刀的主切削刃、副切削刃、螺旋槽、前角和后角成型,从而制造出微细铣刀;
所述步骤(2)中制备工艺过程包括:将冷压坯饼放入真空高温烧结炉内,抽真空,真空度达到0.1MPa时,开始加热并加压,至设定压力后保温,保温结束后自然冷却,制成金属陶瓷饼块;
所述陶瓷复合粉体包括:85%~92%的Ti粉,≤10%的WC粉,≤6%的TaC粉,8%~12%的Ni和Co混合粉,≤4%的Mo粉;
所述步骤(4)中首先加工螺旋槽,螺旋槽的加工过程为:在超精密工具磨床上,使用拥有圆弧和折线组合曲线廓形、且厚度与微铣刀直径相匹配的金刚石砂轮,在轴向和径向方向进行材料螺旋槽磨削去除,以成型螺旋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具体过程包括:将Ti粉、WC粉、TaC粉、纳米Ni和Co混合粉和Mo粉装入球磨机中,进行球磨后干燥,并过筛,随后冷压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线切割加工的过程为:在线切割机床加工出规格为的金属陶瓷微细铣刀棒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加工主切削刃的过程包括:当加工完成螺旋槽后,螺旋槽与微细铣刀圆柱面的交线即为主切削刃。
5.上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加工副切削刃的过程包括:在加工完螺旋槽之后,采用片状圆柱金刚石砂轮对微铣刀棒料端面上的螺旋槽轮廓进行修磨,使之与铣刀棒料轴线平行成-5°~+5°的夹角。
6.上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加工前角和后角过程包括:在螺旋槽的加工过程中,通过修整金刚石砂轮的外圆轮廓、调整金刚石砂轮安装角度和螺旋槽角度,在主切削刃上形成0°~20°的径向前角以及0°~25°的周齿后角,而螺旋角等同于铣刀周齿上的轴向前角;
在上述副切削刃的加工过程中,调整片状圆柱金刚石砂轮与铣刀棒料轴线的夹角,在端齿上形成-5°~+5°的轴向前角,调整盘形金刚石砂轮的端面与铣刀径向剖面的夹角,形成5°~20°的端齿后角。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金属陶瓷微细铣刀,金属陶瓷微细铣刀的直径尺寸为
金属陶瓷微细铣刀包括柄部、过渡锥部和切削部分;
过渡锥部联接柄部和切削部分;
其中,金属陶瓷微细铣刀的主切削刃为圆周螺旋刃,起到主要切削作用;副切削刃为端面刃,切削作用次于主切削刃;螺旋槽作用是排屑和容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284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孔双侧倒角专用机床
- 下一篇:一种组合玉米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