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短波天调插入损耗测试方法和夹具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93146.9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1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刘科伟;李宏哲;仲小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10 | 分类号: | H04B17/10;G01R2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陈建和 |
地址: | 210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短波 插入损耗 测试 方法 夹具 | ||
短波天线调谐器插入损耗测试测试夹具,包括矢量网络分析仪、测控计算机、射频转换开关K1及被测天线调谐器和天线,测控计算机通过串口或网口与矢量网络分析仪、被测天线调谐器和射频转换开关K1连接,K1在第一位置将天线端口(2)与被测天线调谐器(1)连通,即将被测天线调谐器连接被测天线,天线调谐器与天线自动调谐;K1在第二位置将天线端口(2)和矢量网络分析仪端口连通,即将被测天线连接至矢量网络分析仪端口,测量天线的输入阻抗;测控计算机的输出端控制射频转换开关K1和被测天线调谐器。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短波通信设备及相关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是短波天调插入损耗测试方法和设计。
二、背景技术
短波通信频段较宽(1.6MHz-30MHz),窄带天线的输入阻抗随频率变化,是一个复阻抗,而一般发射机的输出阻抗为50Ω,所以需要通过天线调谐器(以下简称天调)实现发射机到天线间的阻抗匹配,将发射机的功率最大限度地传输至天线。
矢量网络分析仪器是一种电磁波能量的测试设备。它既能测量单端口网络或两端口网络的各种参数幅值,又能测相位,矢量网络分析仪能用史密斯圆图显示测试数据。
矢量网络分析仪器一种电磁波能量的测试设备;主要技术指标是指:
中频带宽:信号是分频段的,这是指在中间频段上仪器允许同时通过的频率范围;
反射跟踪:是指对反射信号的跟踪能力;
传输跟踪:是指对传输信号的跟踪能力;
有效方向性:一般是指无线信号的接收方向控制;有效源匹配:指能够分析的信息源;
有效负载匹配:是指分析时较为合理的负载值,负载不匹配时接收信号会很弱。无法直接用于短波天调插入损耗测试。
天调内部的匹配网络是由多组可变串并电感或电容组成,理论上是无损网络,但事实上,电容和电感都不可能做到理想化,必然存在寄生阻抗,尤其是大电感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热,说明有部分射频功率在天调内部转化为热能,有一定的插入损耗。
但因天调的输出端阻抗随配接天线和频率变化,不同频率点、不同天线,天调所对应的匹配网络参数也不同,不能直接接在输入输出端口阻抗均为50Ω的网络分析仪上测量其S参数,所以目前国内外一直没有一个有效的方法测量天调的插入损耗,也缺少相关指标衡量短波天调的传输效率。S参数指散射参数。是微波等高频传输中的一个重要参数。S12为反向传输系数,也就是隔离。S21为正向传输系数,也就是增益。S11为输入反射系数,也就是输入回波损耗,S22为输出反射系数,也就是输出回波损耗。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本发明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以下简称矢网)端口阻抗的测量、通过数学计算变换的方式,设计了一种测试方法和夹具,可以在天调与天线匹配成功的状态下,测量天调的插入损耗。实现一种短波天调插入损耗的测试方法和测试夹具,该方法使用现有的精确测量仪器,通过改变仪器内部输入端口阻抗参数的方式,测试天调在配接某一天线时某一频率上的插入损耗;同时针对该方法发明了一种测试夹具,通过射频转换开关和测控计算机,自动测试天调配接某一天线时在各频率点上的插入损耗,并自动记录测试结果。
本发明可以用于衡量短波天调的传输效率,作为天调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电性能指标。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短波天调插入损耗测试方法和夹具,所述的测试方法是利用(部分高端)矢量网络分析仪(矢网)的输入端口阻抗可以通过数学计算变换的方式,将矢网的输入端口阻抗设置成天线在该频率点上的输入阻抗,输出端口阻抗保持50Ω不变,然后将在该频率点(调频)上与天线匹配成功后的天调接至矢网的两端口,测量在该频率点上的S21参数,即为该天调在该频率下配接该天线时的插入损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31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