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即时通信中的信息校正提示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3392.4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15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柳;姚一杨;胡若云;裘炜浩;谢知寒;韩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王晓燕 |
地址: | 310007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即时 通信 中的 信息 校正 提示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用于即时通信中的信息校正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在监测到信息编辑操作时,获取处于编辑状态的待发送信息以及与当前聊天对象的聊天记录中的尾端信息,定义为第一尾端信息;
步骤102,判断所述待发送信息与所述第一尾端信息是否存在语义关联性;
若存在则继续执行步骤102,若不存在则执行步骤103,获取与其它聊天对象的聊天记录的尾端信息,定义为第二尾端信息;
步骤104,判断所述待发送信息与所述第二尾端信息是否存在语义关联性;
若不存在则返回继续执行步骤102,若存在则执行步骤105,向用户输出校正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切换聊天对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即时通信中的信息校正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待发送信息与所述第一尾端信息是否存在语义关联性,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尾端信息的发送者账号资料并对其进行身份识别,在识别出发送者账号资料的身份为用户自身时,判断所述待发送信息是否为针对所述第一尾端信息的接续信息;在识别出发送者账号资料的身份为聊天对象时,判断所述待发送信息是否为针对所述第一尾端信息的提问信息或回答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即时通信中的信息校正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待发送信息是否为针对所述第一尾端信息的接续信息,包括:
判断所述待发送信息与所述第一尾端信息是否能相加组成完整的语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即时通信中的信息校正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用户输出校正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切换聊天对象,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尾端信息的发送者账号资料;
向用户输出校正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切换到与所述第二尾端信息的发送者账号资料对应的聊天界面;
侦测用户是否点击所述校正提示信息;
若点击则清空所述待发送信息并将其粘贴至与所述第二尾端信息的发送者账号资料对应的聊天界面的信息编辑框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即时通信中的信息校正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用户输出校正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切换聊天对象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待发送信息中是否存在称谓词;
若存在则判断所述称谓词是否出现在聊天记录中;
若不存在则判断所述称谓词是否出现在与其它聊天对象的聊天记录中;
若存在则继续执行步骤。
6.一种用于即时通信中的信息校正提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监测到信息编辑操作时,获取处于编辑状态的待发送信息以及与当前聊天对象的聊天记录中的尾端信息,定义为第一尾端信息;
第一语义关联性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待发送信息与所述第一尾端信息是否存在语义关联性,在判断出存在时则继续判断;
第二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语义关联性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待发送信息与所述第一尾端信息是不存在语义关联性时,获取与其它聊天对象的聊天记录的尾端信息,定义为第二尾端信息;
第二语义关联性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待发送信息与所述第二尾端信息是否存在语义关联性,在判断出不存在时则由所述第一语义关联性判断模块继续判断;
校正提示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语义关联性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待发送信息与所述第二尾端信息存在语义关联性时,向用户输出校正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切换聊天对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即时通信中的信息校正提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语义关联性判断模块还包括:
第一账号资料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尾端信息的发送者账号资料;
身份识别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尾端信息的发送者账号资料进行身份识别;
接续信息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身份识别模块识别出发送者账号资料的身份为用户自身时,判断所述待发送信息是否为针对所述第一尾端信息的接续信息;
问答信息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身份识别模块识别出发送者账号资料的身份为聊天对象时,判断所述待发送信息是否为针对所述第一尾端信息的提问信息或回答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339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银行散户票据取放柜
- 下一篇:一种全彩LED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