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河道修复的高效活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93424.0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8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郑陈华;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沁济(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河道 修复 高效 活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排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河道修复的高效活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环境污染不断加重,黑臭河道的治理受到国家及社会极大的重视,目前黑臭河道治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生物菌种投加技术,由于直接往河道中投加生物制剂,可能会存在污染水质的问题;2)清淤疏浚技术,虽然能够快速降低水体的内源污染负荷,但工程量大,技术难度大,周围环境影响大;3)水生植被修复工程,虽然采用植被修复,成本较低且无二次污染问题,但需考虑植物的生长季节,修复缓慢且修复周期较长;4)清水补给,可以增加水体流动性和环境容量,但治标不治本,且造成水源的过多浪费,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5)人工增氧,虽然可短时间内提高水体溶解氧,但要持续运行维护,消耗电能,且效果持久性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河道治理技术中存在的水质安全、二次污染、运行投资成本高、效果稳定性差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见效快、运行可靠且成本低,可以实现生物清淤、河道自我生态修复的高效活化系统。
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河道修复的高效活化系统,包括进水泵、空气进气管、菌种活化装置主体、循环泵,所述进水泵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外侧套设有空气流通管,所述空气流通管与所述进水管间设有多通道流孔,所述空气流通管另一端与所述空气进气管连通,所述进水管出口还与所述菌种活化装置一侧上部连接,所述菌种活化装置主体内部分隔成营养缓释区、多级活化区,在所述营养缓释区中充填生物缓释益生颗粒,在所述多级活化区中充填优质生物膜填料,所述循环泵通过循环水管与所述菌种活化装置主体的两侧连接。
进一步,所述多通道流孔与所述进水管接触部分形成气液混合室,气体与水形成的混合液进入所述气液混合室后,被剪切出微小的气泡,形成富氧的气液混合体。
进一步,所述优质生物膜填料采用竖条状纺织纤维材料与粒状聚酯材料按2:1~5:1的比重组合而成。
进一步,所述多级活化区包括一级菌体活化区、二级原生生物活化区、三级后生生物活化区,充填其中的所述优质生物膜填料的比重按60%~80%的比例缩小,保证了多级生物相生存条件的要求。
进一步,所述生物缓释益生颗粒为碳源、微量元素、生物酶及生物聚酯通过纳米技术及微包覆技术组合而成,其中所述生物酶布置于所述生物缓释益生颗粒的中心,降低生物酶的快速氧化消耗率,从而提高所述生物缓释益生颗粒的有效使用时长。
进一步,所述循环泵的循环水量与所述进水泵的进水量比例为1~3。
本发明专利的有益效果。
1.本系统运行可靠且成本低,安装方便,运行维护简单。
2.可以高效激活本土的微生物食物链,强化有益菌种的生长繁殖,降低水体中氮、磷等富营养物质。
3.可以实现水体中自发性的生物清淤。
4.本系统中生物缓释益生颗粒对水生植物的促生作用可以加强水体的生态圈平衡。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专利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专利所公开的一种用于河道修复的高效活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专利所公开的所述空气流通管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
图中1.进水泵,2. 空气进气管,3. 菌种活化装置主体,4. 循环泵,5. 进水管,6. 空气流通管,7. 多通道流孔,8. 营养缓释区,9. 多级活化区,10. 生物缓释益生颗粒,11. 优质生物膜填料,12. 循环水管,13. 气液混合室,14. 一级菌体活化区,15. 二级原生生物活化区,16. 三级后生生物活化区,17. 生物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的的活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空气流通管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和图2中,所述进水泵(1)设有进水管(5),所述进水管(5)外侧套设有空气流通管(6),所述空气流通管(6)与所述进水管(5)间设有多通道流孔(7),所述空气流通管(6)另一端与所述空气进气管(2)连通,所述进水管(5)出口还与所述菌种活化装置(3)一侧上部连接,所述菌种活化装置主体(3)内部分隔成营养缓释区(8)、多级活化区(9),在所述营养缓释区(8)中充填生物缓释益生颗粒(10),在所述多级活化区(9)充填优质生物膜填料(11),所述循环泵(4)通过循环水管(12)与所述菌种活化装置主体(3)的两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沁济(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沁济(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34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工中心加工滚轴D面治具
- 下一篇:一种加速度计安装板的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