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血压算法的验证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3533.2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4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夏丹丹;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希科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50/70 | 分类号: | G16H50/7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黄晓庆 |
地址: | 5105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压 算法 验证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血压算法的验证方法及装置,首先,从预设数据库中获取至少一个被测用户的血压数据以及被测用户对应的参考血压检测结果,根据血压数据,通过待验证血压算法计算被测用户的新血压检测结果,根据参考血压检测结果以及新血压检测结果,对待验证血压算法进行验证获得验证结果,用户根据该验证结果可知待验证血压算法是否准确。由于可直接从预设数据库中获取被测用户的血压数据以及被测用户对应的参考血压检测结果以便后使用,无需再召集大量的受试者进行数据采集,大大减少前期血压数据和参考血压检测结果获取时间,从而提高验证速度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压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对血压算法的验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血压是人体重要的生理指标之一,反应了人体的心脏和血管功能。近几十年来,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居高不下且呈持续上升的趋势,随着对血压检测的不断需求,基于示波法的电子血压计应运而生。由于个体间存在差异,血压测量很难做到精确稳定,血压测量的准确性需要通过大量的临床人体测试才能证明。
目前,电子血压计的血压测量的准确性验证一般通过召集大量受试者,分别用听诊法和电子血压计给受试者测量,以听诊法检测结果作为参考值,电子血压计的检测结果作为测量值,将测量值和参考值同时记入excel表格,统计误差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以实现电子血压计血压检测准确性验证,其中,电子血压计在获取到受试者的血压数据(即压力震荡波)后采用血压算法(即换算关系)对血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电子血压计的检测结果,然后再将电子血压计的检测结果与参考值进行对比,验证其准确性。然而,电子血压计采用新血压算法或者每次电子血压计的血压算法升级时,都要召集大量受试者进行临床人体测试,以确保电子血压计采用的血压运算能准确检测出用户的血压,但是这样验证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周期长,导致验证效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效率低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高效率的对血压算法的验证方法及装置。
一种对血压算法的验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预设数据库中获取至少一组血压数据以及所述血压数据对应的参考血压检测结果;
根据所述血压数据,通过待验证血压算法计算所述血压数据对应的新血压检测结果;
根据所述参考血压检测结果以及所述新血压检测结果,对所述待验证血压算法进行验证,获取对所述待验证血压算法的验证结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对血压算法的验证装置,包括:
读取模块,用于从预设数据库中获取至少一组血压数据以及所述血压数据对应的参考血压检测结果;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血压数据,通过待验证血压算法计算所述血压数据对应的新血压检测结果;
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考血压检测结果以及所述新血压检测结果,对所述待验证血压算法进行验证,获取对所述待验证血压算法的验证结果。
上述对血压算法的验证方法及装置,首先,从预设数据库中获取至少一组血压数据以及血压数据对应的参考血压检测结果,根据血压数据,通过待验证血压算法计算血压数据对应的新血压检测结果,根据参考血压检测结果以及新血压检测结果,对待验证血压算法进行验证获得验证结果,用户根据该验证结果可知待验证血压算法是否准确。由于可直接从预设数据库中获取血压数据以及血压数据对应的参考血压检测结果以便后使用,无需再召集大量的受试者进行数据采集,大大减少前期血压数据和参考血压检测结果获取时间,从而提高验证速度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对血压算法的验证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的对血压算法的验证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的对血压算法的验证方法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希科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希科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35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