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油空心泵及空心泵泵下掺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3827.5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26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佘梅卿;申秀丽;苗玉礼;查旋;李鹏;杨玉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04B47/00 | 分类号: | F04B47/00;F04B53/10;F04B53/16;E21B43/2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张鹏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油 空心 泵泵下 掺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油空心泵及空心泵泵下掺入方法,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采油空心泵包括泵筒,泵筒内设置有柱塞,柱塞内设有掺稀通道、抽油通道,抽油通道内设有游动阀,柱塞下方设有固定阀,第一、二单向阀之间留有储油空间,还包括设在柱塞下方的掺稀空心管,掺稀空心管内设置有液流通道,掺稀空心管下端伸入储油空间内或者向下穿出储油空间并设置有用于排出掺稀介质的掺入口,柱塞与掺稀空心管之间连接有下桥式接头,下桥式接头中设置有互不相通的下导流孔和下掺入孔,下导流孔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抽油通道及储油空间相通,下掺入孔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掺稀通道、液流通道相通。本发明的采油空心泵能够提高掺稀效率和掺稀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油空心泵及空心泵泵下掺入方法,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稠油或高粘油开采时由于原油的粘度太大,很容易堵塞抽油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会在开采原油的同时向井下加入掺稀介质的方式来降低原油的粘度。
由于掺稀介质的加入方向与抽油的方向相反,为了不影响抽油管道的正常工作,现有技术中研发出了在抽油管道内设置独立的掺稀空心管道的抽油泵,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3498785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公布日为2014年1月8日)公开了一种火驱抽油泵,该抽油泵包括泵筒,泵筒内设置有能够上下移动的芯杆,芯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柱塞,柱塞下端设置有游动阀,游动阀下方的泵筒上设置有固定阀,该抽油泵中,在游动阀和固定阀之间形成有储油空间,芯杆带动柱塞上下移动并配合游动阀和固定阀的动作可以实现抽油。该抽油泵为了加入掺稀介质,将芯杆设置成带有中心通道的中空结构,而且特别的在柱塞中设置有与中心通道连通的供掺稀介质流下的掺稀空心管道,相应的,柱塞中还在掺稀空心管道的周围设置有抽油通道,芯杆与泵筒之间留有过流通道。抽油时,芯杆带动柱塞向上移动,在液体压力作用下,游动阀处于关闭状态,而储油空间内的压力随着柱塞上升而减小,使固定阀开启,井下原油进入固定阀与游动阀之间的储油空间内;然后芯杆带动柱塞向下运动,固定阀在储油空间内原油的压力作用下关闭,游动阀在储油空间内的原油的挤压作用下打开,储油空间内的原油进入抽油通道并从过流通道中抽出。
由于掺稀空心管道与抽油通道是在柱塞中并行设置的,为了将处于中心的掺稀空心管道中的掺稀介质导向周围,以留出供抽油通道从中心通过的空间,该抽油泵还特别设置了分流接头,分流接头内设置有互不相通的偏心孔和内孔,内孔与抽油通道及储油空间相连通。分流接头上还开设有侧孔,侧孔与偏心孔连通,芯杆与偏心孔连通,从芯杆中加入的掺稀介质能够从偏心孔流入侧孔中,并从侧孔流向设在泵筒外壁上的掺稀侧孔流出泵筒外。而原油通过储油空间、分流接头的内孔进入抽油通道中被抽出,即掺稀介质和原油分别从两个通道中流动,互不干涉。
但是,上述抽油泵的掺稀介质经分流接头上的侧孔及泵筒外壁上的掺稀侧孔流出,由于掺稀侧孔设置在游动阀的上方,与靠近原油抽出位置的固定阀则距离更远,从掺稀侧孔中流出的掺稀介质只能落在原油层的表面,很难进入原油内部与原油充分混合,导致其掺稀效率较低,掺稀效果也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掺稀效率高且掺稀效果好的采油空心泵。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采油空心泵的空心泵泵下掺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采油空心泵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采油空心泵,包括用来与油管相连的泵筒,泵筒内设置有柱塞,柱塞内设置有掺稀通道、抽油通道,抽油通道内设置有游动阀,柱塞下方设置有固定阀,游动阀和固定阀之间留有储油空间,还包括设在柱塞下方的掺稀空心管,掺稀空心管内设置有液流通道,掺稀空心管下端伸入储油空间内或者向下穿出储油空间并设置有用于向油中掺入掺稀介质的掺入口,柱塞与掺稀空心管之间连接有下桥式接头,下桥式接头中设置有互不相通的下导流孔和下掺入孔,下导流孔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抽油通道及储油空间相通,下掺入孔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掺稀通道、液流通道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38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