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试板模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94008.2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6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东;於永红;李祥;侯淑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48 | 分类号: | B29C70/48;B29C70/54;B29C45/73;B29L31/3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43 | 代理人: | 郭俊玲 |
地址: | 21231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 模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板模压模具。
背景技术
RTM是树脂传递模塑(Resin Transfer Moulding)的简称。型面复杂对所有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的复合材料制件生产一般采用RTM工艺,是一种不采用预浸料的低成本液体成型技术,通过预成型坯料—合模—注入树脂—固化—脱模等5个过程完成制件的生产。由于RTM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制造精度高,表面质量好,且能够直接成型复杂较形状的制品等特点,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由于RTM测试板有多种厚度,在测试板模压模具中,能够实现快速的改变模具厚度,从而改变制品的厚度,达到测试板批量化、高效率生产的目的,测试板模压模具采用油加热方式,通过压机提供锁模和开模力,从上模注胶,上模出胶,由于注胶套放于上模,导致压机的上压板不能完全与上模完全接触,从而导致模具变形、模具漏气、不能保证产品精度,采用油加热方式的模具结构比较复杂,重量大,油路设计繁琐,还需要模温机等辅助设备,安全性较差。
上述问题是在测试板模压模具的设计与使用过程中应当予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试板模压模具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注胶口设置于模具下模,导致压机的上压板不能完全与上模完全接触,从而导致模具变形、模具漏气、不能保证产品精度,采用油加热方式的模具结构比较复杂,重量大,油路设计繁琐,还需要模温机等辅助设备,安全性较差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测试板模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上电加热板、下电加热板和定位组件,上模与下模形成有封闭型腔室,下模沿长度方向两侧面分别设有注胶口,注胶口连通封闭型腔室,上模通过压板固定于压机的上电加热板,下模设于压机的下电加热板上,定位组件采用L型定位结构,定位组件包括上定位块和下定位块,下模沿长度方向侧面与沿宽度方向侧面分别设有上定位块,下电加热板模沿长度方向侧面与沿宽度方向侧面分别设有下定位块,上定位块和下定位块一一对应设置,上定位块设有用于实现与模具上模紧固的螺栓孔,下定位块设有用于实现与模具下模紧固的螺栓孔。
进一步地,下电加热板的侧部设有滚筒运输线。
进一步地,上模采用平板结构。
进一步地,注胶口设有RTM专用注胶套。
进一步地,还包括定位器,定位器包括弧形凸起和弧形槽,弧形凸起和弧形槽中的一个设于上模的侧部,弧形凸起和弧形槽中的另一个对应设于下模的侧部。
进一步地,该测试板模压模具的使用步骤如下:在下模上铺制预制体,将上模固定在压机的上电加热板上,将下模通过滚筒运输线运输到压机平台上,下模与下电加热板依靠定位组件实现精准定位,压机带动上电加热板和上模下移,通过定位器实现上模和下模的精准合模,利用压机自带的电加热板对模具进行加热,通过模具侧面的注胶口将树脂注入封闭型腔室,待测试板固化完成后,在压机的带动下上模和下模分模,将下模通过压机上的滚筒运输线运输到脱模区域进行脱模以及清理,同时更换下模,重复以上过程,实现批量化生产。
该种测试板模压模具,上模采用平板结构,结构简单,上模容易清理,用压板和螺栓紧固的方式将上模固定于压机上电加热板,无需拆卸。下模两侧面分别设注胶口,可以保证模具上下模受力均匀,不会出现不受力的区域。下模长度方向两侧分别设置注胶口,下模与下电加热板通过定位组件配合实现下模的精确定位。上模和下模分别设置定位器,通过压机带动上模和下模运动,保证上模和下模精准合模。
该种测试板模压模具,下模分别在长度和短边中部设计下定位块,下模通过滚筒运输线将模具运送到压机的下加热平台上,通过下模的上定位块与下定位块配合实现下模的定位。注胶口安装RTM专用注胶套,方便清理模具,在压机的上电加热板上预留螺栓孔,上模用压板和螺栓紧固的方式将上模固定于压机上电加热板。
该种测试板模压模具,实现从模具侧面进胶、通过快速更换下模改变测试版厚度、采用电加热方式加热。具体为,在模具的侧面注胶口连接注胶管路进行注;通过压机电加热板对模具进行加热,按照预先设定好的固化制度对测试板进行固化。在测试板完成固化后,通过压机提供的开模力实现模具自动开模。开模完成后,对上模进行清理,下模通过压机上的滚筒运输线运输到脱模区域进行测试板脱模和模具清理,从新更换下模进行下一个测试板的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40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