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SWIPT系统的联合波束形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4650.0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0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徐玉滨;王云;马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06 | 分类号: | H04B7/06;H04B7/0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昕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wipt 系统 联合 波束 形成 方法 | ||
为了解决SWIPT系统中信息传输速率以及能量收集速率较慢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SWIPT系统的联合波束形成方法,属于无线携能通信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发送端同时发送相互独立的信息波束形成向量和能量波速形成向量;步骤二:接收端进行信息接收和能量收集,包括信息接收时隙和能量接收时隙:在信息接收时隙,利用信息波束形成向量对信息资源进行特定用户的对准,实现信息的无误传输;在能量接收时隙,利用能量波束形成向量对能量资源进行特定用户的对准,将用户间干扰做为能量收集的来源。本发明实现了信息传递和能量传递的独立控制,增加能量收集端接收到的能量,同时合理地利用用户间的干扰,以得到更优的R‑E曲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携能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SWIPT系统的联合波束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策略的发展,人们一直致力于寻找一种新的能源,而不是一味的依赖于风能、太阳能等自然资源。在实际应用系统中,对于一些小型的装置,比如传感器节点、智能手机、人工智能心脏等,很难设计能量收集电路来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对其进行充电,以保持长久稳定工作。为了克服这一实际问题,人们开始探求新的能量来源,即射频(RadioFrequency,RF)信号。在传统意义上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射频信号扮演的角色是传输信息,但现在看来,射频信号不仅能够携带信息,也能够携带能量。因此,接收端可以把射频信号当作能量收集起来,作为接收端的能量来源,以延长通信网络的寿命。这样一来,接收端不仅可以解调信息,也可以通过接收电路的设计同时收集能量。
SWIPT(无线携能通信系统,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Transfer)的概念是由L.R.Varshney于2008年首次提出的,他指出SWIPT策略不仅响应了绿色通信的号召,而且能够延长能量受限无线通信网络的使用寿命,接着他还基于SISO(Simple Input Simple Output,单输入单输出)平坦衰落信道研究了SWIPT系统中信息传输速率与能量传输速率的折中问题,即通常所说的R-E曲线,该曲线可以清晰地表达SWIPT系统中信息与能量两种资源的利用情况,若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提升,则体现在信息速率增大,若能量资源的利用率提升,则体现在电能收集量增加。另外,由于自由空间的功率耗散以及能量转换电路的转换效率较低,导致能量收集效率不高,而能量收集端的存在又影响着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速率。因此,国内外通信学者针对电能收集量不足以及R-E曲线如何做到最优折中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波束形成(Beamforming,BF)策略对优化R-E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该策略可增大天线阵列方向输出的信号强度,减小干扰信号的强度,从而提高通信网络的可达信息速率。波束形成策略在SWIPT系统中的研究分为以下四个方面,分别为不同信道下的波束形成策略研究、不同接收机策略下的波束形成策略研究、不同优化目标下的波束形成策略研究以及信息接收机(Information Receiver,IR)和能量接收机(Energy Receiver,ER)不共端情况下的联合波束形成策略的研究。
但是上述对波束形成策略的研究较为单一,仅局限于系统模型、接收策略或者优化目标的简单变化。不能否认系统模型、接收策略或者优化目标的变化可以获得更优R-E曲线的事实,但是对波束形成策略的研究并没有结合SWIPT系统自身的特点提出一些创新点。比如说,SWIPT系统中存在信息和能量两种资源,而传统的无线通信系统只存在信息资源一种成分,而对于波束形成策略在SWIPT系统中的应用仍照搬自传统无线通信系统,未考虑到信息资源与能量资源的差异性。因此,采用传统的波束形成策略的R-E曲线也不能是最优的。
在传统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射频信号扮演的角色是传递信息,由于射频信号本身也可以携带能量,所以以射频信号作为介质的无线通信系统既可以进行信息传输,也可以进行电能传输,把具有此双重功能的通信系统叫做无线携能通信系统,即SWIPT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46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