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膜润滑阻尼技术试验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6322.4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8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亮;崔颖;钟兢军;康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高永德;李洪福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润滑 阻尼 技术 试验 平台 | ||
本发明所述的流体膜润滑阻尼技术试验平台,涉及一种流体润滑领域的试验器具,具体为一种用于研究流体膜润滑阻尼特性的试验台。流体膜润滑阻尼技术试验平台包括:基础平台、激振器支架、试验件支架总成、激振器及油桶套件;所述的激振器支架与试验件支架总成装于基础平台的上部,激振器通过螺栓悬挂安装在激振器支架的上部;油桶套件固定装于试验件支架总成上。本发明具有结构新颖、便于安装维护、测量数据准确、可靠性高、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其投入市场必将对滑动轴承及航空航天流体膜减振行业的基础研究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述的流体膜润滑阻尼技术试验平台,涉及一种流体润滑领域的试验器具,具体为一种用于研究流体膜润滑阻尼特性的试验台。
背景技术
流体膜润滑阻尼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燃气轮机和其它高速旋转机械,如航空发动机减振部件挤压油膜阻尼器,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和减振效果显著。目前,流体膜润滑阻尼技术方面已经有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方法,其润滑油膜破裂边界、气泡形成机理、边界控制技术等还需进一步研究。
流体膜润滑阻尼技术试验平台可为流体膜润滑阻尼机理的研究、润滑油膜详细流体动力学分析和流体膜润滑减振特性研究提供试验依据,开发专用的流体膜润滑阻尼技术试验平台对于流体膜润滑阻尼技术研究和新产品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流体膜润滑阻尼技术试验台主要由内轴和外套组成,内轴固定,外套由弹性支撑定位,内轴和外套间形成流体膜,试验时通过激励外套,并通过测量外套的加速度和位移,通过频域法获取其阻尼特性。现有实验装置安装时较难调节内轴和外套的同心,试验时不能保证外套的平动,可能导致外套的旋转运动,从而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流体膜润滑阻尼技术试验平台,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流体膜润滑阻尼技术试验平台。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实验平台结构复杂、试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不足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流体膜润滑阻尼技术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体膜润滑阻尼技术试验平台包括:基础平台、激振器支架、试验件支架总成、激振器及油桶套件;所述的激振器支架与试验件支架总成装于基础平台的上部,激振器通过螺栓悬挂安装在激振器支架的上部;油桶套件固定装于试验件支架总成上;
本发明所述的试验件支架总成包括:试验件支架、弹簧支架、力传感器支架、传感器支架、弹簧连接支架、位移传感器支架、内轴、锥形头及支撑底板;试验件支架装于基础平台的上部位于激振器支架的内侧;支撑底板装于基础平台上部位于试验件支架的中部;内轴通过装于底部的锥形头与支撑底板定位连接,锥形头的尖端与支撑底板上的锥形孔顶部接触,以限制内轴的底端位移,使得内轴的运动为绕底端的摆动运动;力传感器支架、传感器支架和弹簧连接支架依次套装于内轴的上部;弹簧支架装于试验件支架的上部,并与弹簧连接支架相对设置;位移传感器支架固定设置在装于试验件支架上的油桶套件上机试验件支架上;
本发明所述的油桶套件包括:亚克力套筒、内轴套筒及油桶;亚克力套筒与油桶通过螺钉连接,在亚克力套筒与油桶之间装有垫片;内轴套筒套在内轴上,并装于亚克力套筒与油桶形成的容腔内部;
本发明所述的激振器通过螺杆与力传感器相连,力传感器通过螺杆与力传感器支架相连;
本发明所述的加速度传感器支架上装有加速度传感器;
本发明所述的弹簧支架与弹簧连接支架之间装有弹簧;
本发明所述的位移传感器支架上装有位移传感器。
本发明所述的激振器为两个,两个激振器以垂直角度设置并悬挂装于激振器支架的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63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