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岩体结构面智能识别与信息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7078.3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6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葛云峰;夏丁;李伟;陈勇;周婷;钟鹏;张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B11/00;G06T7/62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4 | 代理人: | 刘荣;江钊芳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结构 智能 识别 信息 提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岩体结构面智能识别与信息提取方法,首先采集岩体结构面点云数据,然后对点云数据进行滤波、去噪以及网格化预处理,计算点云数据法向量,对点云数据检测并标记岩体表面的不平整区域,采用区域生长法识别结构面,最后提取结构面信息。本发明改善了岩体结构面识别技术,具有高性能识别能力、识别精度和识别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岩体结构面智能识别与信息提取方法,属于工程地质勘察领域的结构面测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岩体内部发育的结构面不仅使岩体表现出一定的结构性,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岩体的力学与渗流特征。由于结构面的存在,岩体表现出明显的不均一性、非连续性与各向异性等特点。因此,如何精确快速获取岩体结构面几何信息,一直是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岩体结构面几何信息采集可分为接触式与非接触式测量两大类。接触式测量包括应用较为广泛的测线法与测窗法,由于是人工直接测量,获得的结构面信息相对准确全面且成本低廉,但是缺点是工作量大、周期长、精度低等。对于位于高陡悬崖处露头,接触式测量难以展开,且在恶劣环境下(冰雪、降雨等)存在安全隐患。近年来,随着光电测量技术长足进步,又发展出多种新型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如井下电视、摄影测量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尤其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已有大量学者在工程实践中进行了尝试与应用。由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够获取岩体表面的点云数据,对于面状出露的结构面识别也较为简单,现有的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结构面测量方法仅披露了岩体结构面识别的大概过程,并且该识别方法完全依赖于人工识别,不能快速、高效、精确地识别出结构面,没有给出岩体结构面识别与信息提取的具体计算方法与实现手段;同时由于点云数据庞大,目前的一些结构面智能识别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相对较高,对应计算机硬件要求高,影响其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岩体结构面智能识别与信息提取方法,能够大幅提升现有结构面识别技术的识别能力、识别精度和识别速度。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岩体结构面智能识别与信息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岩体结构面点云数据;
(2)对采集到的点云数据进行滤波和去噪预处理;
(3)对点云数据进行网格化预处理;
(4)计算点云数据法向量;
(5)利用平整性检测算法,对点云数据检测并标记岩体表面的不平整区域;
(6)采用区域生长法识别结构面;
(7)提取结构面信息。
步骤(3)所述对点云数据进行网格化预处理,具体包括以下过程:对于扫描点间距<1cm的点云数据,采用三维插值方法进行网格化预处理;对于扫描点间距≥1cm的点云数据,采用规则地址网格检索算法将其按规则网格进行有序存储。
步骤(4)所述的计算点云数据法向量,具体包括以下过程:对于点云数据中的每一个节点,取其4邻域和自身共5个节点作为点阵,其中自身节点权重为2,其余节点权重为1;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一个平面并求得该平面法向量,用此法向量作为点云数据中该节点的法向量。
步骤(5)所述利用平整性检测算法,对点云数据检测并标记岩体表面的不平整区域,具体包括以下过程:采用遍历方式,对点云数据在x方向和y方向上各进行一次整体扫描:
在x方向上进行扫描的过程中,设当前扫描至第i行的第k个节点,k>1,计算第i行第k-1个节点和第k个节点的法向量的夹角θ1,若夹角θ1超过预设阈值则将该第i行的第k个节点的生长属性标记为1,纳入不可生长范围,否则将生长属性标记为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70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鸟刺
- 下一篇:一种面点加工用注模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