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婴儿车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7168.2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83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安德鲁·霍斯特;丹尼尔·萨克;莱恩·米勒;柯提斯·哈庭斯汀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门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7/08 | 分类号: | B62B7/08;B62B7/10;B62B7/04;B62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史瞳;谢琼慧 |
地址: | 瑞士斯泰***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婴儿 框架 | ||
一种婴儿车框架,包含一座板、一可移动地接合该座板的操作握柄、两彼此相对且可折叠的侧框架单元。每一侧框架单元包含一枢接于该座板的前支脚、一枢接于该前支脚的手柄杆、一顶端枢接于该手柄杆的后支脚、一下端枢接该后支脚底端的底支脚及一可滑动地连接该后支脚,且可移动地连接于该座板的滑动篮管。在展开该婴儿车框架时,该操作握柄被向下推动以驱动该座板向下枢转以使得该前支脚及该底支脚之间的一角度在该婴儿车从该折叠状态转换至该展开状态期间内持续增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婴儿车框架,特别是涉及一种包括用于单手地折叠,运输和展开婴儿车框架的操作握柄,而不用释放其在把手上的握持的婴儿车框架。
背景技术
许多婴儿车具有座位折叠带和杠杆,其用于启动折叠的过程,并且通常被称为快速折叠式婴儿车。折叠过程是快速和轻松的,然而,展开过程通常是困难和麻烦的。因此,需要改进婴儿车的设计以满足容易展开的需要,且不致影响快速折叠的程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快速且容易的方式单手折叠和展开的婴儿车框架。
本发明婴儿车框架,包含一座板、一操作握柄及两侧框架单元。该座板具有两个相对的侧面以及两个分别形成在所述相对侧的导槽。该操作握柄可移动地接合该座板。所述侧框架单元彼此相对且可折叠,分别设置在该座板的所述相对侧。每一侧框架单元包含一前支脚、一手柄杆、一后支脚、一底支脚、一滑动篮管及一滑动接头。该前支脚具有一枢转点,并在该枢转点处枢接于该座板。该手柄杆具有一枢转端部,该枢转端部枢接于该前支脚。该后支脚具有一枢接于该手柄杆的顶端及一相反于该顶端的底端。该底支脚具有一枢接于该后支脚的该底端的下端及一相反于该下端的上端。该滑动篮管可滑动地连接该后支脚,具有一凸伸部,该凸伸部可滑动地且可枢转地插接于该座板的所述导槽其中一对应者。该滑动接头围绕该滑动篮管,并用以在该婴儿车框架在一折叠状态及一展开状态之间转换的期间内用以引导该滑动篮管相对于该后支脚的滑动。
本发明所述的婴儿车框架,在折叠处于该展开状态的该婴儿车框架时,该操作握柄被向上拉动以驱动该座板相对于每一侧框架单元的该前支脚向上枢转,以致每一侧框架单元的该前支脚、该底支脚及该后支脚彼此靠近地移动,以使该婴儿车框架转换至该折叠状态。
本发明所述的婴儿车框架,该座板包括一基部和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两相对侧面并且从该基部向下延伸的侧壁部,且所述侧壁部分別形成有所述导槽。每一侧框架单元的该滑动篮管的该凸伸部从该滑动篮管的一端部横向延伸,且可滑动地插接于该座板的所述导槽其中一对应者。
本发明所述的婴儿车框架,每一导槽成弧形,并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槽端部及一第二槽端部,该第一槽端部及该第二槽端部分别靠近和远离所述侧框架单元其中一对应者的该枢转点。当该婴儿车框架从该折叠状态转换至该展开状态时,该座板相对于每一侧框架单元的该前支脚沿一第一方向枢转,而每一侧框架单元的该滑动篮管的该凸伸部在一相反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从对应的该导槽的该第二槽端部滑动到该第一槽端部。当该婴儿车框架处于该展开状态时,每一侧框架单元的该滑动篮管实质上是平行于该座板地延伸并支撑该座板。
本发明所述的婴儿车框架,每一侧框架单元还包含一锁定件,该锁定件是连接在该前支脚及该手柄杆之间,并且可被操作而在一锁定位置及一释锁位置之间移动以分别限制及允许该手柄杆相对于该前支脚的枢转。
本发明所述的婴儿车框架,该锁定件是经由一线缆连接该操作握柄,并因该操作握柄的枢转而被致动。
本发明所述的婴儿车框架,该操作握柄具有一第一操作位置、一第二操作位置及一第三操作位置,该第一操作位置对应于该操作握柄的一自然停留位置,该第二操作位置及该第三操作位置分別对应于该操作握柄的不同程度的枢转,且该第二操作位置在该第一和该第三操作位置之间。
本发明所述的婴儿车框架,当该操作握柄处于该第三操作位置时,该锁定件是处于该释锁位置,且当该婴儿车框架被锁定和被携带时,该操作握柄是处于该第二操作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门瑞士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明门瑞士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71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