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旧镍氢电池的回收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7235.0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36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钟发平;张有新;张亚斌;陶冶;王甲琴;常雪洁;王红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金川科力远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730101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旧 镍氢电池 回收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旧镍氢电池的回收处理工艺,将物料废旧镍氢电池、还原剂、硫化剂和造渣剂按一定比例加入到石墨坩埚中混合均匀,之后将装有物料的石墨坩埚置于焙烧装置中,焙烧装置开始逐步升温至1450~1600℃并保温一定时间,直至废旧镍氢电池中的金属Ni、Co、Fe形成硫化物或复合硫化物、稀土元素形成化合物,最后冷却取出混合产品。本发明的废旧镍氢电池的回收处理工艺,工艺简单新颖,无需对电池进行破碎分解,无需特别的工艺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收处理工艺,特别涉及一种废旧镍氢电池的回收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在众多电池中,镍氢电池由于电极材料不含镉、铅、汞等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的重金属元素而号称“环保电池”,但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于废弃物中有可能危及生态环境的Ni、Cr、V等元素的限制将会越来越严格。一些跨国公司都建有自己的电池回收体系,各国环境保护法对金属排放量的严格限制必然促进镍氢电池的回收。
废旧镍氢电池的回收主要有火法回收工艺和湿法回收工艺,火法回收后有价金属镍形成镍铁合金,而稀土转入炉渣中,再次回收较为困难;湿法回收后产品出路较多,有价金属镍可以做成电解镍或硫酸镍结晶,稀土以复盐形式回收,可以再次利用。而目前湿法回收工艺浸出前要对废旧镍氢电池进行预处理,主要技术路线是将废旧镍氢电池利用机械破壳去除钢壳,然后再破碎,并且分选出其中的隔膜纸,从而得到电极物料,进一步浸出等湿法回收。此预处理工艺路线较复杂,而且破壳设备易磨损,维护成本高,破壳效率较低。因此,寻找一套完整的可以与湿法工艺匹配的废旧镍氢电池预处理工艺成为当前一个主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新颖、无需电池预先破碎的废旧镍氢电池的回收处理工艺。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废旧镍氢电池的回收处理工艺,将物料废旧镍氢电池、还原剂、硫化剂和造渣剂按一定比例加入到石墨坩埚中混合均匀,之后将装有物料的石墨坩埚置于焙烧装置中,焙烧装置开始逐步升温至1450~1600℃并保温一定时间,直至废旧镍氢电池中的金属Ni、Co、Fe形成硫化物或复合硫化物、稀土元素形成化合物,最后冷却取出混合产品。一般情况下,在焙烧装置中的保温时间控制在1h以上即可将废旧镍氢电池中的金属Ni、Co、Fe形成硫化物或复合硫化物、稀土元素形成化合物,考虑到工作效率,保温时间一般控制为1~3h即可。在生产过程中考虑到方便性,也可先将石墨坩埚先置于焙烧装置中逐步升温至工艺温度,然后再往石墨坩埚中加入物料,之后保温反应。
进一步地,所述还原剂的用量为废旧镍氢电池加入量的10~15%;所述硫化剂的用量为废旧镍氢电池加入量的20~25%;所述造渣剂的用量为废旧镍氢电池加入量的25~30%。
所述还原剂为活性炭,所述硫化剂为单质硫,所述造渣剂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硅的混合物,氧化钙与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5~7):(8~10)。
进一步地,所述焙烧装置为电阻炉、熔炼炉、电弧炉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废旧镍氢电池的回收处理工艺,工艺简单、新颖,省去了废旧镍氢电池的破碎分离步骤,直接将电池置于焙烧装置中与还原剂、硫化剂等进行反应即可,且焙烧条件简单,无需气体保护,且在常压下进行即可。本发明的废旧镍氢电池的回收处理工艺得到的混合产品易破碎,可以用硫酸直接浸出,为后续进一步使用湿法工艺分离提纯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镍、钴及稀土提供有利条件;常规的做法一般是将混合产品使用硫酸浸出,浸出液使用常规工艺如通过硫酸钠沉淀回收稀土,将除去稀土后的溶液使用常规工艺如经黄钠铁矾除铁后萃取净化分离回收镍、钴金属。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实施例之表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金川科力远电池有限公司,未经兰州金川科力远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72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