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导轨间距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7273.6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7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欣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4 | 分类号: | G01B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导轨 间距 测量 装置 | ||
一种玻璃导轨间距测量装置,涉及玻璃导轨的检测技术。玻璃导轨间距测量装置包括:设有用于标记长度的长度标识的测量杆,测量杆的尾端与第一玻璃导轨贴靠,测量杆的首端与伸缩套的尾端滑动连接,伸缩套的首端与第二玻璃导轨贴靠。通过测量杆与伸缩套之间的相对滑动,调整玻璃导轨间距测量装置的长度以适应第一玻璃导轨与第二玻璃导轨之间的间距,然后通过测量杆确定第一玻璃导轨与第二玻璃导轨之间的间距,以根据第一玻璃导轨与第二玻璃导轨之间的间距判断该间距是否与预设尺寸相符合,能够方便、快捷地发现第一玻璃导轨与第二玻璃导轨不符合设计预期的情况,有助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车窗玻璃升降过程中容易产生异响以及车窗玻璃卡滞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导轨的检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玻璃导轨间距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遮风挡雨,又不遮挡视线,车门上通常开设有车窗框架,且在车窗框架中安装有车窗玻璃。为了便于车内外通风,车窗框架上通常设有玻璃导轨,以引导车窗玻璃沿玻璃导轨升降滑动,因此,玻璃导轨的平行度、平面度等会直接影响车窗玻璃是否能够顺利升降。
玻璃导轨一般为普通镀锌钢板通过辊压和拉弯工艺形成。在车门钣金件冲压完成后,车窗框架经过焊接、涂装工艺安装在车门钣金件上。然而,在焊接、涂装工艺中,玻璃导轨极易发生扭曲变形,造成两个相对设置的玻璃导轨不平行,或者两个相对设置的玻璃导轨之间的间距与预设间距不符,从而导致车窗玻璃升降过程中容易产生异响,甚至导致车窗玻璃卡滞。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导轨间距测量装置,能够方便、快捷地检测玻璃导轨间距,有助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车窗玻璃升降过程中容易产生异响以及车窗玻璃卡滞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导轨间距测量装置,包括:测量杆和伸缩套,所述测量杆上设有用于标记长度的长度标识,所述测量杆的尾端用于与第一玻璃导轨贴靠,所述测量杆的首端与所述伸缩套的尾端滑动连接,所述伸缩套的首端用于与第二玻璃导轨贴靠。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杆的尾端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用于插设在所述第一玻璃导轨的滑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套的首端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用于插设在所述第二玻璃导轨的滑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套的首端开始多个圆孔,所述活动块的连接杆上开设有多个所述圆孔,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圆孔的配合,将所述伸缩套与活动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套开设有所述圆孔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夹紧件,所述夹紧件上开设有长孔,所述长孔用于供所述夹紧螺栓穿过。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套的首端开设有第一插孔,所述活动块的连接杆插设在所述第一插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件包括:夹紧片和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开设有所述长孔,且所述夹紧片相对于所述连接片朝向所述活动块凹陷。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块背离所述伸缩套的一端开设有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套的尾端开设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二插孔内设有压缩弹簧,所述测量杆插设在所述第二插孔中并压紧所述压缩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杆的尾端开设有第三插孔,所述固定块插设在所述第三插孔中;和/或所述固定块背离所述测量杆的一端开设有凹槽。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玻璃导轨间距测量装置,通过所述测量杆与所述伸缩套之间的相对滑动,调整玻璃导轨间距测量装置的长度以适应第一玻璃导轨与第二玻璃导轨之间的间距,然后,通过所述测量杆上的用于标记长度的长度标识,确定第一玻璃导轨与第二玻璃导轨之间的间距,以根据第一玻璃导轨与第二玻璃导轨之间的间距判断该间距是否符合预设尺寸,第一玻璃导轨与第二玻璃导轨是否平行,从而能够方便、快捷地发现第一玻璃导轨与第二玻璃导轨不符合预期设计的情况,进而有助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车窗玻璃升降过程中容易产生异响以及车窗玻璃卡滞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72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