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茶树精准修剪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98758.7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8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强;孙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金市绿野轩林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7/06 | 分类号: | A01G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2500 江西省赣州市瑞金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茶 精准 修剪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茶种植技术,尤其是一种精准修剪技术。
背景技术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其主要产品—茶油也是我国最重要的食用植物油之一。随着高产优良无性系品种的推广,油茶得以重新重视。但受传统思维及管理技术不够成熟的影响,管理粗放的问题还大量存在。如整形修剪是丰产栽培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对促进油茶稳产、高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直到近几年,才引起管理和技术单位的重视,但对油茶树如何进行整形修剪,现有油茶林栽培管理的书籍资料对此介绍都很简单,仅对油茶树修剪的程序进行了述叙,而对具体的操作工艺,特别是用刀的细致方法,则都没有说明,因此在修剪过程中,出现不少误区和错误,不但浪费劳动力,还直接影响油茶树的树体发育,进而影响到油茶的产量。油茶树精准修剪法就是对油茶树的修剪过程中的工艺进行精细化的明确,彻底解决了因修剪工艺错误及粗放修剪导致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茶树精准修剪工艺,解决油茶树修剪过程中用刀,切口方向和角度,以及留桩位置及高度问题,避免因修剪错误及粗放修剪导致油茶生长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一种油茶树精准修剪工艺,针对修剪主要技术措施中的疏删和短截,疏删是将整根枝条剪去,目的是在原着生点不能再长出新的枝芽,短截则是剪去枝梢的一部分,其目的是控制顶端优势,促进侧枝、芽生长;改变枝的生长方向,其特征在于:疏删和短截要做到剪口 “贴、平、斜”, “贴”一是在疏剪时剪口必须贴紧枝的基部,不留剪桩,其机理是:油茶树潜伏芽特别丰富,特别在枝节处隐芽密集,刺激后会大量萌发,如留桩则相当做的是一次强短截,不但不能起到疏删的目的,且伤口长期不能愈合,滋生病菌;二是在作短截时则是剪口贴近保留枝,太近不利于生长枝受力,太远类似留桩,则隐芽仍会萌发;“平” 即在短截时要使保留枝、芽与剪口方向一致,做到基本平行;其机理是修剪后,生长素的浓度和分布发生变化和转移,因剪口下半部分破坏了隐芽密集的生长圈,使其不得萌发,营养集中供应保留枝,如方向不对,则在原来的着生点不能有效抑制隐芽萌发;“斜”即所有剪口光滑呈一定斜角,不得出现水平状,平剪最大的隐患是切口长期不能愈合,易积水,造成霉烂。
进一步的所述精准修剪法,就是对徒长枝的控制修剪,其特征是:修剪中短截徒长枝做到“留枝不留芽”, 即在徒长枝未长出侧枝而只有芽时,不能作短截处理,只有在侧枝长出后按需要在与侧枝交汇处短截,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其高生长并达到改变枝生长方向的目的。其机理是油茶树向上特性及顶端优势所决定。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疏剪时“贴”贴紧修剪的切口愈合得好,避免隐芽密集受刺激后大量萌发,以及留桩后伤口长期不能愈合,滋生病菌,外皮萎缩,包不住创口并开始霉烂且再次萌发多余的枝条。短截时“平”剪口下半部分破坏了隐芽密集的生长圈,使其不得萌发,营养集中供应保留枝;剪口“斜”避免了平剪切口长期不能愈合,易积水,造成霉烂的隐患。短截徒长枝的“留枝不留芽”,则能控制其长高并达到改变枝生长方向的目的。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说明:
图1疏剪时剪口“贴、平、斜”样板示意图
图2疏删样板示意图
图3短截样板示意图
图中:剪口1、保留枝2、基部3、主枝4、裁去枝5。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剪口1贴近保留枝2,距基部3约1mm左右。太近不利于生长枝受力,太远类似留桩,则隐芽仍会萌发。且剪口1平行保留枝2伸展方向,剪口1平面斜向下。
短截中短截徒长枝“留枝不留芽”,徒长枝未长出侧枝时,在与侧枝交汇处短截,则能控制其高生长并达到改变枝生长方向的目的。
徒长枝多生长在树顶端,过旺且发育不充实的一种枝。徒长枝未长出侧枝时,如在芽处短截,新抽枝并不能改变生长方向,反而长得更多、更粗、更长,等于白剪。而在与侧枝交汇处短截,则能控制其高生长并达到改变枝生长方向的目的。
油茶精准修剪法对其它果树也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金市绿野轩林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瑞金市绿野轩林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87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