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涌潮与海塘相互作用的SPH数值模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9258.5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15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倪兴也;陈秀良;潘存鸿;孙超;吴辉;李倩;杨琼;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E02B1/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涌潮 海塘 相互作用 sph 数值 模拟 方法 | ||
1.一种涌潮与海塘相互作用的SPH数值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海塘原模型布置:其中涌潮从模型左侧进入,低潮位水深为1.0m,涌潮到达前保持静止,涌潮潮高2.0m,涌潮水流速度6.0m/s;陡墙式海塘坡度7:3、高6.0m的阶梯状斜坡,塘脚距左侧生潮边界70m,海塘上部为14.0m宽的平台,之后依次为1:1.5的斜坡、挡浪墙以及后方平台;
(2)海塘比较模型布置:假定与原海塘结构牢固联结,在海塘迎潮面设置“圆弧段+挑流段”挡潮结构;
所述SPH数值模拟涉及涌潮与海塘相互作用的全过程分析,包括涌潮传播、潮流遇海塘涌高后直接抛射或反转挑流和越浪后水流在平台上的运动;
基本工况条件为:低潮水深1.0m,涌潮潮高2.0m,涌潮水流速度6.0m/s;圆弧段+挑流段组合工况为:挑流段长度Lt:1.0m、2.0m或3.0m;挑流角θ:45°、60°或75°;
所述步骤(1)中,模型中所有结构物均采用不可渗透固边界;所述步骤(2)中,模型中圆弧段下端与原塘身平顺相切,上端与挑流段平顺相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涌潮与海塘相互作用的SPH数值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圆弧段+挑流段”挡潮结构面的不同组合参数工况分析,可合理确定挑流角、挑流段长度及挑流起始点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925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铝粉分选的旋风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铝粉生产用多级选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