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生物膜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9568.7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99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李轶;都基铭;侯兴;高煜;吴文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G01N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钱丽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生物膜 采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生物膜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水下生物膜采集系统包括下潜定位装置,附着装置和采集收集装置,下潜定位装置包括悬挂钢索和配重块,附着装置纵向悬挂于悬挂钢索下端,配重块悬挂于附着装置下方,为整套装置提供固定及寻址功能;附着装置主要部分是一个具有双空腔的壳体,其中稳定空腔提供吸附于物体表面的动力支持,收集空腔为生物膜的采集场所;采集收集装置是带有刮取刷的动力装置,下部空腔与外环境通孔兼具排水和生物膜收集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用于水库、大坝,桥墩等处水下部位表面生物膜的采集工作,结构紧凑,操作简单,拓展性强,采集效果优秀,可出色完成水下较深部位生物膜的采集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科学领域,涉及一种水下生物膜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随着微生物研究在各领域的不断深入,对于微生物的生存状态、群落结构及演替规律的探究已成为检测和评价水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相关研究领域里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相较于物理化学等检测方法,微生物检测可更加灵敏更加准确的表达不同影响因子,不同污染物等物质的影响。因而,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已成生态评价和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分析手段。同时,微生物在水生环境中常常以生物膜的形式存在,依附于相应载体介质生长发育,因而对于微生物生物膜的采集需要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采集器械,采用不同的采集方式。其中水面以下平整面(如,水库,大坝,桥墩)的生物膜采集是现今阶段难以实现的采集过程,因此,在相应研究中,急需开发一种可用于水下生物膜的采集装置。
现有的采集方式中,常见以使用简单的器具如刀片,镊子等方式采集,多适用于表面或深度较浅的生物膜采集需要。与此同时,部分新设计的生物膜样品采集装置考虑到了水下生物膜的采集需求,申请号为201110434672.X,刘静玲等人研究开发了一种可用于水面下生物膜采集的野外生物膜采集器,但该发明对于水下生物膜的采集考量比较单一,无法准确针对某一表面的生物膜稳定高效的采集。
但目前就水面下生物膜的采集存在以下缺点:
(1)多数仍采用人工采集的方式,借助某些可下潜的器械,对水面以下深度较浅的部位进行生物膜等样品的采集且效率低下;
(2)水库或大坝等竖直潜深大、常年蓄水工作的建筑物水下表面无法下潜而难以采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就是,构建一套完整、稳定、高效的水下生物膜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用于水下生物膜采集的稳定、高效的生物膜采集装置以及采集方法,此方法可以解决水下平整面生物膜采集困难和定点定性采集生物膜的要求。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下生物膜采集系统,包括下潜定位装置,附着装置和采集收集装置,下潜定位装置包括悬挂钢索和配重块,附着装置纵向悬挂于悬挂钢索下端,配重块悬挂于附着装置下方,附着装置的纵截面呈帽状,包括帽体部和分置于帽体部两端的帽沿部,帽体部向内凹入的空腔为收集空腔,收集空腔外包覆一层供水流动的稳定空腔,稳定空腔贯通帽体部和分置于帽体部两端的帽沿部,稳定空腔的侧壁上连接水流入口管,稳定空腔位于帽沿部的两端分别设有水流出口,附着装置通过向稳定空腔两端的水流出口排水形成的负压吸附于目标墙壁的相应位置,采集收集装置包括电动机和旋桨式刷片,旋桨式刷片置于收集空腔内,旋桨式刷片的轴心套接于电动机的输出轴上,收集空腔的一侧壁连接冲洗管路,收集空腔的另一侧壁连接生物膜收集腔,水流入口管与冲洗管路分别与水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95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便取样器
- 下一篇:一种番茄农残检测田间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