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蒸发器流路结构、蒸发器、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99655.2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9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蔡国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F24F13/30;F24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4301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发器 结构 空调器 室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蒸发器流路结构、一种蒸发器、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分体挂壁式房间空调器的换热器通常采用两折、三折或者多折的设计,如果系统配置最优与流路设计最优的情况下仍达不到设计的冷量目标或者需加大冷量时,一般会通过扩大室内机的结构尺寸和增加换热器的长度即增加换热器的面积和室内机的循环风量来达到较大冷量的性能目标,因此,如果要开发冷量大一倍或者是更高的冷量的产品,那么室内机的尺寸就需要调整,而这样就会增加了模具费用和相关的成本,同时尺寸的增大,也影响房间的美观及占用了室内更多的空间。
目前,现有增加空调冷量的方案是,通过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来实现所需冷量,蒸发器流路采用一进两出或者三进三出方案,一进两出蒸发器冷媒压损比较大,造成换热效率比较低,尤其是制冷能力偏低,流路越长,流阻越大,随着管内流速的降低而导致导换热率降低,也容易产生制冷剂偏流,致使难以有效换热,三进三出流路蒸发器的压损比较小,换热效率比较高,但如果流路均匀性设计不合理,换热器各路之间的冷媒会出现分配不均匀的情况,分流不均造成分流温差大,影响整机性能。
除了以上方案以外,也有采用背管的方案来解决,例如采用蒸发器后背或者前背管的方案进行增加换热面积,以达到相应的冷量要求,但背管后会加大背管一侧的风阻,会导致室内机的循环风量变小,从而影响降低了蒸发器的换热效率,同时,背管后如果分流不均还会出现凝露或者漏水等相关可靠性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提出了一种蒸发器流路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提出了一种蒸发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提出了一种空调器。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蒸发器流路结构,用于空调器,空调器包括风轮与进风格栅,包括:U管;半圆形连接管,用于连通U管形成流路;翅片,设置有两行交错的通孔,U管穿设于通孔;第一流路,设置有第一进流口与第一出流口;第二流路,设置有第二进流口与第二出流口;第三流路,设置有第三进流口与第三出流口;第四流路,设置有第四进流口与第四出流口;其中,第一流路、第二流路、第三流路及第四流路均设置有至少一个U管以及至少一个半圆形连接管。
本发明提供的蒸发器流路结构,通过U管与半圆形连接管连接,并穿设于翅片上形成四路流路,进而冷媒将由四进四出的流路进行换热,减少了冷媒的单循环行程,进而提升了换热效率,同时,由于换热器的风量无法做到完全均匀,而四路流路能够根据换热器各处风量的差异进行设置,进而能够进一步提升换热效率,进而提升了空调器换热效率,并且,由于采用四路流路循环冷媒的方式来增加整体换热面积,能够避免加长U管,使得蒸发器流路结构整体小巧,进而避免增加空调器的整体体积,同时,提升了空调器的性能,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蒸发器流路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同行相邻两通孔的中心距为A,A的取值范围为18mm≤A≤21mm;异行相邻两通孔的中心距为B,B的取值范围为16mm≤B≤18mm。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各流路的各条管路进行合理布局,能够有效地增大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同时,降低了换热器的冷媒压损,进而能够进一步地在保证空调器体积小巧的情况下,提升了空调器的性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同行相邻两通孔的中心距为A的取值为18.2mm;异行相邻两通孔的中心距为B的取值为16.17mm。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同行相邻两通孔的中心距为A的取值为18.2mm;异行相邻两通孔的中心距为B的取值为16.17mm,使得增大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以及,降低换热器的冷媒压损,进而能够进一步地在保证空调器体积小巧的情况下,提升空调器的性能的效果达到最佳。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流路、第二流路、第三流路及第四流路形成框式结构;框式结构靠近风轮一侧为背风侧,框式结构靠近进风格栅一侧为迎风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四路流路设置为框形结构,使风轮吹出的风能够全面的经由框形结构的四路流路进行换热,进而提升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并且,框形结构能够有效地减小换热器的占用空间,同时,提升了空调器的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96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发器和具有其的冰箱
- 下一篇:一种新型手动式大型肉块切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