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释放混凝土结构温度和收缩应力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9689.1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6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李轩直;何建;魏勇;吴恒滨;王利锋;曹晓龙;王心勇;宋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峡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B5/43 | 分类号: | E04B5/43;E04B1/68;E04B1/682;E04C5/16;E04C5/1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轻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8 | 代理人: | 侯迎新 |
地址: | 4041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释放 混凝土结构 温度 收缩 应力 装置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释放混凝土结构和温度收缩应力的装置,其包括:混凝土主体楼板(1)和混凝土连接板(2),混凝土主体楼板(1)上下端位置端部增设抗剪连接件(3),混凝土连接板(2)主要由上下两层分布的弹簧钢筋套管(6)和上下表面端部的水平聚四氟乙烯垫板滑动层(7)组成。本发明提供一种放混凝土结构温度和收缩应力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装置设有滑动层可以使两主体间有相对变形以释放因温度、收缩约束变形产生的应力,构造简单,避免分缝,适用于超长混凝土结构和分缝结构;施工方法中可以实现混凝土一次浇筑,不设置伸缩后浇带,施工操作简便,且能保持结构传递内力的有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释放混凝土结构温度和收缩应力的装置及施工方法,属于建筑结构构件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大型商业综合体、航站楼等超长混凝土结构在我国大量兴建,连续不设缝结构的工程应用日渐增多。温度和混凝土收缩作用在超长混凝土结构中产生约束变形而在结构中出现较大的拉应力使结构开裂。目前,解决超长不设缝的一般方式是设置后浇带以释放混凝土前期收缩变形,设置膨胀加强带抵消温度收缩变形,或者采用预应力技术平衡温度变形产生的拉应力等。其中,后浇带只能释放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不能解决温度变形,且不能一次浇筑完成;膨胀加强带由于抵抗收缩变形能力有限,故这种方法不适用于收缩变形过大的超长结构;而使用预应力技术则极大增加了设计和施工的难度,也增大了建筑结构的成本和造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释放混凝土结构温度和收缩应力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本装置可以释放水平构件的轴向约束变形,可有效控制因温度和收缩变形约束产生的裂缝,同时可以传递弯矩和剪力以及部分轴向力而不影响整体结构受力性能,满足超长结构连续传力的特性;在施工方法上,步骤简明,装置安装简便,混凝土可一次浇筑完成,提高施工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释放混凝土结构温度和收缩应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两侧混凝土主体楼板、混凝土连接板和钢板抗剪连接件,所述混凝土主体楼板由混凝土、上层双向钢筋和下层双向钢筋组成,所述混凝土连接板包含弹簧钢筋套管、滑动垫层和钢筋网,所述弹簧钢筋套管由波纹管、粘滞阻尼液和弹簧钢筋组成,钢板抗剪连接件由承托钢板、连接钢板、高强螺栓和普通螺栓组成,所述主体楼板上下表面靠近端部设置混凝土垫层,所述主体楼板与连接板间设有缓冲层。
所述主体楼板上下表面靠近端部100mm~150mm范围内各设置10mm厚混凝土垫层,所述主体楼板与连接板间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厚30~40mm,所述缓冲层采用柔性轻质聚酰亚胺泡沫材料。
所述连接板宽度为300mm~500mm,所述连接板的厚度至少为120mm,所述连接板沿建筑结构长度方向每隔55m设置一道,所述连接板沿建筑结构宽度方向贯通。
所述连接板上下表面由端部向内50mm的距离设置滑动垫层,所述滑动垫层宽度为50mm,所述滑动垫层为聚四氟乙烯板,所述连接板中沿其宽度方向布置弹簧钢筋套管,所述弹簧钢筋套管与主体楼板中同长度方向钢筋位置对应,所述弹簧钢筋套管沿连接板厚度方向上下设置两道,所述钢筋网两层分别放置在上部弹簧钢筋套管的上侧和下部弹簧钢筋套管的下侧。
所述弹簧钢筋套管为薄壁金属波纹管,所述弹簧钢筋套管直径30mm,所述弹簧钢筋套管内放置弹簧钢筋,所述弹簧钢筋伸出套管和连接板并且以直线筋形式与主体混凝土中相同位置钢筋用钢筋连接器连接,所述弹簧钢筋直径为6mm或8mm,所述弹簧钢筋周围充满粘滞阻尼液,所述粘滞阻尼液为粘滞油脂。
所述钢板连接件分上下两部分连接,所述钢板上部分连接由连接钢板和普通螺栓组成,所述钢板下部分连接由承托钢板和高强螺栓组成。
所述连接钢板和承托钢板一侧延伸至混凝土主体楼板上表面混凝土垫层位置,所述连接钢板和承托钢板另一侧延伸至混凝土连接板上下表面滑动垫层位置。所述连接钢板和承托钢板在混凝土主体楼板一侧分别用螺栓和高强螺栓与主体楼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峡学院,未经重庆三峡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96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搅拌机用节电控制系统
- 下一篇:复合肥自动配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