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拟地质现象空间发育趋势的地质三维建模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99897.1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7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敏;张国宝;陈丹;朱夏甫;陈新球;徐立彦;王腾飞;肖海波;赵开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11337 | 代理人: | 于国栋 |
地址: | 1000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 地质 现象 空间 发育 趋势 三维 建模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模拟地质现象空间发育趋势的地质三维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地质数据输入,具体为输入工程勘察成果数据并确定工程地质三维建模的有效数据;
S2、定义模型参数,具体为定义建模地质对象、模型几何属性和模型地质属性参数;
S3、构建地质曲面模型,具体为根据所述地质数据和所述模型参数建立单一地质对象的曲面模型;
S4、构建综合地质模型,具体为通过对各地质对象的曲面模型进行耦合和相关几何运算构建地质综合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地质现象空间发育趋势的地质三维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S11、地质数据整理输入,具体为主要对收集的勘察成果数据进行整理并输入工程地质数据库;
S12、确定建模有效数据,具体为对数据库数据进行查询、分析、筛选,提取适用于构建工程地质三维模型的有效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地质现象空间发育趋势的地质三维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S21、定义建模地质对象,具体为确定工程地质三维模型的建模地质对象;
S22、定义模型几何属性,具体为对工程地质模型的几何属性进行定义;
S23、定义模型地质属性,具体为对工程地质三维模型的地质属性进行定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拟地质现象空间发育趋势的地质三维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S31、确定曲面模型节点,具体为根据步骤S22定义的模型几何属性确定地质曲面模型的节点信息;
S32、计算已知节点数据,具体为根据步骤S12确定的建模有效数据计算已知曲面节点地质属性数据;
S33、模拟未知节点数据,具体为根据步骤S21定义的建模地质对象和地质工程师推演地质现象未知区域发育趋势的思维模式模拟未知节点地质属性数据;
S34、构建单一曲面模型,具体为根据步骤S32和步骤S33的输出成果构建单一地质曲面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地质现象空间发育趋势的地质三维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包括以下步骤:
S41、地质曲面模型耦合,具体为将步骤S3构建的各地质单一曲面模型按照工程地质类别进行耦合,形成地质三维曲面模型集;
S42、构建单元实体模型,具体为利用曲面的几何计算构建地质单元实体模型;
S43、构建地质综合模型,具体为通过地质三维曲面模型和地质三维实体模型的几何运算构建工程地质综合模型,并对综合地质模型附加工程地质属性。
6.一种模拟地质现象空间发育趋势的地质三维建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质数据输入模块,用于输入工程勘察成果数据并确定工程地质三维建模的有效数据;
模型参数定义模块,用于定义建模地质对象、模型几何属性、模型地质属性参数;
地质曲面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根据地质数据和模型参数建立单一地质对象的曲面模型;
综合地质模型构建模块,用于通过对各地质对象的曲面模型进行耦合和相关几何运算构建地质综合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拟地质现象空间发育趋势的地质三维建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质数据输入模块包括:
地质数据整理输入子模块,用于主要对收集的勘察成果数据进行整理并输入工程地质数据库;
建模有效数据确定子模块,用于对数据库数据进行查询、分析、筛选,提取适用于构建工程地质三维模型的有效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拟地质现象空间发育趋势的地质三维建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参数定义模块包括:
建模地质对象定义子模块,用于确定工程地质三维模型的建模地质对象;
模型几何属性定义子模块,用于对工程地质模型的几何属性进行定义;
模型地质属性定义子模块,用于对工程地质三维模型的地质属性进行定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989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