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整形外科的医用胶原膜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9985.1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39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其清;邢永振;张瑗;王临钊;袁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吉特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54 | 分类号: | A61L27/54;A61L27/36;A61L27/24;A61L27/22;A61L27/58;A61L27/5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陈彩芳 |
地址: | 350010 福建省福州市高新区海西高***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整形外科 医用 胶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整形外科的医用胶原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鱼皮或陆生动物来源胶原蛋白50‑90份、壳聚糖10‑15份、透明质酸12‑17份、丝素蛋白5‑10份、几丁质11‑16份、芦荟7‑11份、金银花5‑8份、桃叶6‑11份、石榴皮5‑9份、大青叶4‑8份、绿豆叶7‑12份、玉米须6‑10份、含羞草6‑10份。本发明制备获得的医用胶原膜可以引导由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和生理功能减退等造成的病损组织或器官实现再生,恢复其原料的健康形态和生理功能,体内降解速度与组织再生的速度相匹配,降解产物无毒副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生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整形外科的医用胶原膜。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导致了学科之间的相互嵌枝和渗透。由现代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医学、工程学等多种学科相互渗透和发展而产生的生物医用材料学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生活质量标准的提高而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世界各国竞相研究和开发的热点。生物医用材料又称生物材料,是指以医疗为目的,用来对生物体进行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其病损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无生命新型高技术材料。生物材料包括组织工程材料、纳米生物材料、生物矿化材料和复合生物材料等。
胶原( Collagen )是细胞外最重要的水不溶性纤维蛋白,是构成细胞外基质的骨架。胶原在哺乳动物体内含量丰富,约占人体或其他动物蛋白的20%-30%。主要存在于软骨、皮肤及肌腱等组织中,在动物体内起支持、保护及连接等多种作用。由于胶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溶性、无毒、弱抗原性、可降解性及安全性等优点,因此可以作为天然生物材料。例如,根据其止血功能,可以制作成海绵状用于止血,或者用于敷裹伤口;根据其可降解性可以用作手术缝线;进一步的可作为支架材料用于组织工程医学领域,引导组织再生,促进伤口修复愈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整形外科的医用胶原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整形外科的医用胶原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鱼皮或陆生动物来源胶原蛋白50-90份、壳聚糖10-15份、透明质酸12-17份、丝素蛋白5-10份、几丁质11-16份、芦荟7-11份、金银花5-8份、桃叶6-11份、石榴皮5-9份、大青叶4-8份、绿豆叶7-12份、玉米须6-10份、含羞草6-10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鱼皮或陆生动物来源胶原蛋白70份、壳聚糖12份、透明质酸15份、丝素蛋白8份、几丁质14份、芦荟9份、金银花6份、桃叶8份、石榴皮7份、大青叶6份、绿豆叶10份、玉米须8份、含羞草8份。
鱼皮或陆生动物来源组织胶原蛋白的制备方法为:取草鱼、罗非鱼、鲫鱼鱼皮或陆生动物来源组织,用去离子水进行清洗,清洗3次,清洗沥干后将鱼皮或陆生动物来源组织进行真空干燥,真空干燥后将鱼皮或组织磨碎,将鱼皮粉末或陆生动物来源组织加入质量浓度为3-4%氯化钠溶液,于1-4℃下连续搅拌12-24h,过滤,去滤液,获得去除非胶原蛋白的鱼皮粉末或陆生动物来源组织;用酸液进行超声搅拌热浸提,酸液为3wt%-6wt%的柠檬酸溶液,酸液与鱼皮粉末或陆生动物来源组织的重量比为(10-14):1,热浸提温度为55-60℃,超声功率为100w-200w,提取时间为2h-5h,提取后进行离心,离心后收集上层粘稠液,将上层粘稠液用氢氧化钾调节至pH为6 .5,静置12-24h,离心后收集絮凝沉淀,将沉淀进行冷冻干燥后,制备得到鱼皮或陆生动物来源胶原蛋白;
一种用于整形外科的医用胶原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
(1)取芦荟、金银花、桃叶、石榴皮、大青叶、绿豆叶、玉米须、含羞草洗净,加入其总重量2-3倍的水,大火加热煮沸10-15min后,改中火煎煮1-2h,过滤收集滤液,滤渣继续加2-3倍的水,重复煎煮,获得滤液,合并两次滤液,将滤液浓缩至原滤液体积的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吉特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吉特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99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燥人工生物瓣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饮料冲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