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浮空层分裂栅的MOSFET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0069.5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4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杨东霓;胡慧雄;顾南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迪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423;H01L29/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384 | 代理人: | 曹红梅,苏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浮空层 分裂 mosfet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浮空层分裂栅MOSFET。
背景技术
传统设计,在的低压Splitting-gate Trench MOS结构中,利用厚氧化层耐压,可以大大提高外延电阻率,从而减小Rsp。但是由于其底部分裂栅结构的底部承受的电场更高,使得击穿提前发生。
传统分立器件是单芯片设计与生产,简单的根据栅电极信号完成对电路的关断和开启,功能单一,缺少与电路系统的信号反馈,很难做到智能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减小trench底部的尖峰电场,使得在外延层以及trench底部的电场更加平坦,因此在保证击穿电压相同的前提下,可以进一步提高外延浓度来进一步降低Rsp。同时,实现具有功率器件工作信息抽样反馈的智能集成类芯片,使得器件在任何工作状态下可以受到监控管理,从而实现工作状态的智能调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具有浮空层分裂栅的MOSFET,包括:N+衬底层,N+衬底层上设有N-外延层,N-外延层的中间和两侧分别设置有P-body层,P-body层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Trench槽和第二Trench槽,两Trench槽之间为不连续的P-body层,两Trench槽贯穿P-body层至N-外延层上部;每一Trench槽内均充满SiO2层,SiO2层中设有两不连续的Poly结构;每一Trench槽口外侧在P-body层中围有一圈N-阱;P-body层上设有Metal层;两Trench槽内的SiO2满出至Metal层;
在N-外延层中,对应每一Trench槽下方设置有P型浮空层,两P型浮空层不连续。
较佳地,P型浮空层与对应的Trench槽不相连。
较佳地,P型浮空层与对应的Trench槽相连。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P型浮空层的引入大大优化了传统split-gate的内部电场:在不需要外mask下优化split-gate,进一步减小split-gate的Rsp,提高了split-gate的击穿电压,获得了良好的静电保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纵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电场特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纵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电场特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与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浮空层分裂栅的MOSFET,包括:N+衬底层101,N+衬底层101上设有N-外延层102,N-外延层102的中间和两侧分别设置有P-body层103,P-body层10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Trench槽104a和第二Trench槽104b,两Trench槽104a/104b之间为不连续的P-body层103,两Trench槽104a/104b贯穿P-body层103至N-外延层102上部;每一Trench槽104a/104b内均充满SiO2层105,SiO2层105中设有两不连续的Poly结构106;每一Trench槽104a/104b口外侧在P-body层中围有一圈N-阱107;P-body层103上设有Metal层108;两Trench槽104a/104b内的SiO2层105满出至Metal层108;在N-外延层102中,对应每一Trench槽104a/104b下方设置有P型浮空层109,两P型浮空层109不连续。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其中,P型浮空层109与对应的Trench槽104a/104b不相连。实施例一的此种结构,获得的电场特性图见图2,其中曲线L0为未引入P型浮空层109的特性图,L1为本实施例一的特性图,在Trench槽104a/104b底部引入了两个浮空的P型层后,原先在Trench底部出现的电场尖峰出现变化,电场变得更平坦,如上图红色曲线,以此大大增加了击穿电压。如果保证击穿电压不变,以此可以大大减小Rs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迪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迪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00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