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共振成像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1640.5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21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史彩云;谢国喜;苏适;张晓咏;刘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3/561 | 分类号: | G01R33/561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阳开亮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共振 成像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适用于磁共振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建立多通道线圈并行采集的快速自旋回波正对比的磁共振成像序列采集模型;根据磁化率图和结构图像建立联合估计模型;根据所述联合估计模型,并结合根据所述磁共振成像序列采集模型采集磁共振数据,对磁共振图像进行重建。并结合根据所述磁共振成像序列采集模型采集磁共振数据,对磁共振图像进行重建。上述方法能清晰的识别介入装置与周围组织的位置关系,评估支架装置官腔情况,成像分辨率较高,成像速度较快,信噪比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磁共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MRI(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磁共振成像)具有极好的软组织对比度,能够多参数、多平面任意角度成像,对流动组织的敏感性高,更为重要的是具有无创、无X线辐射损害等众多优势,使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医学研究中。MRI是以人体组织内丰富存在的H质子为成像基础,通过外加一个与H质子自旋相同频率的射频脉冲来产生共振信号。由于磁兼容的金属介入装置是不存在H质子,从而在传统的MR成像图像上其本身的位置区域表现出信号缺失,而且很难识别介入装置周围组织特征,从而无法帮助医生对介入装置进行精准定位并无法诊断评估周围组织以及介入物官腔情况。
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可实现磁共振兼容金属介入装置的磁共振正对比成像方法,以磁化率强度为图像对比度,巧妙地回避传统磁共振成像中以H质子信号强度为基础的物理机制。但该方法是以自旋回波序列进行数据采集,虽然其信噪比较高,但是扫描速度非常慢(大于25分钟),致使该理论技术还不能在临床中得到应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扫描时间较长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包括:
建立多通道线圈并行采集的快速自旋回波正对比的磁共振成像序列采集模型;
根据磁化率图和结构图像建立联合估计模型;
根据所述联合估计模型,并结合根据所述磁共振成像序列采集模型采集磁共振数据,对磁共振图像进行重建。
优选的,所述建立多通道线圈并行采集的快速自旋回波正对比磁共振成像序列采集模型包括:
通过多通道的相控阵线圈阵列,并结合预设被数的欠采集相位编码线,建立所述磁共振成像序列采集模型;
其中,所述相位编码线的中间采集密度大于边缘采集密度。
优选,所述磁共振成像序列采集模型的有效回波时间为0.2毫秒至0.7毫秒。
优选,所述对磁共振图像进行重建具体包括:
通过定量磁敏感成像方法对磁共振图像进行重建,得到包含金属介入装置正对比度图像的图像。
优选,所述通过定量磁敏感成像方法对磁共振图像进行重建包括:
通过定量磁敏感成像方法对磁共振图像进行重建,得出重建模型为:
其中,ρ1和ρ2分别为梯度偏移预设时间之前和偏移所述预设时间之后的重建图像,P为欠采样矩阵,F为傅里叶变化算子,λ1和λ2为重建参数;
根据所述重建模型对磁共振图像进行重建。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包括:
第一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多通道线圈并行采集的快速自旋回波正对比磁共振成像序列采集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16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梯度放大器及其调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接地故障模拟装置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