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齿差摆盘端齿轮驱动式汽车差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1697.5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4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梁尚明;晏晓飞;陈飞宇;渠智恒;简齐良;屈九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48/08 | 分类号: | F16H48/08;F16H48/38;F16H4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齿差摆盘端 齿轮 驱动 汽车 差速器 | ||
1.二齿差摆盘端齿轮驱动式汽车差速器,主要由端齿锥齿轮(1)、二齿差摆盘槽式激波轮(2)、保持架(3)、球形活齿(4)、左半轴(5)、右半轴(6)、深沟球轴承(7、18)、右半壳(8)、圆锥滚子轴承(9、19)、螺钉(10)、套筒(11)、键(12、17)组成,其特征在于:摒弃了传统汽车差速器的行星齿轮系统,代之以“二齿差摆盘槽式激波轮——球形活齿——端齿锥齿轮”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端齿锥齿轮(1)、二齿差摆盘槽式激波轮(2)、保持架(3)、球形活齿(4),以此系统实现差速,构成差速器;端齿锥齿轮(1)的外部是主减速器的从动直齿圆锥齿轮,内部是端齿轮,故端齿锥齿轮(1)既是主减速器的一个锥齿轮,又是“二齿差摆盘槽式激波轮——球形活齿——端齿锥齿轮”系统差速器中的端齿轮,端齿锥齿轮(1)将主减速器和“二齿差摆盘槽式激波轮——球形活齿——端齿锥齿轮”系统差速器有机的合为一体,端齿锥齿轮(1)和右半壳(8)通过螺钉(10)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并由一对圆锥滚子轴承(9)支撑在机架上;保持架(3)与左半轴(5)通过键(17)连接,保持架(3)沿周向等距开有Z3个半径与球形活齿(4)半径相同的轴向通孔,Z3个球形活齿(4)放在保持架(3)的轴向通孔内并可沿轴向左、右运动,在二齿差摆盘端齿轮驱动式汽车差速器中,球形活齿(4)几何中心的轨迹是一圆柱面曲线,该曲线所在的圆柱称为二齿差摆盘端齿轮驱动式汽车差速器的分度圆柱,球形活齿(4)同时与保持架(3)、端齿锥齿轮(1)和二齿差摆盘槽式激波轮(2)相啮合接触而传递运动和动力,在端齿锥齿轮(1)的右端和二齿差摆盘槽式激波轮(2)的左端均沿周向开有导槽,端齿锥齿轮(1)和二齿差摆盘槽式激波轮(2)两者端部的周向导槽是球形活齿(4)在保持架(3)的轴向通孔中沿轴向运动并随保持架(3)转动时所处一系列位置的包络曲面,这些导槽在轴截面内的形状是圆弧,圆弧的半径与球形活齿(4)的半径相同,这些导槽的轨迹是余弦函数曲线沿圆柱面的分布,其中二齿差摆盘槽式激波轮(2)的导槽轨迹的余弦函数周期数等于二齿差摆盘槽式激波轮(2)的波幅数,记为Z2,且Z2=2,而端齿轮锥齿轮(1)的导槽轨迹的余弦函数周期数等于端齿锥齿轮(1)的齿数,记为Z1,二齿差摆盘槽式激波轮(2)通过键(12)与右半轴(6)固联;左半轴(5)通过深沟球轴承(18、7)分别支撑于端齿锥齿轮(1)和右半轴(6)中,其左端与左边车轮(13)相固联;右半轴(6)通过一对圆锥滚子轴承(19)支撑于右半壳(8)中,其右端与右边车轮(14)相固联;端齿锥齿轮(1)、保持架(3)、二齿差摆盘槽式激波轮(2)、左半轴(5)及右半轴(6)五者同轴线;端齿锥齿轮(1)的导槽轨迹的余弦函数周期数Z1与球形活齿保持架(3)的轴向通孔数Z3相差2,二齿差摆盘槽式激波轮实现了轴向激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齿差摆盘端齿轮驱动式汽车差速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端齿锥齿轮(1)、二齿差摆盘槽式激波轮(2)、保持架(3)均为轴对称结构,惯性力及所受径向、周向力都自动平衡,故该差速器运转平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齿差摆盘端齿轮驱动式汽车差速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球形活齿(4)与端齿锥齿轮(1)、保持架(3)及二齿差摆盘槽式激波轮(2)均为多齿啮合,最多可以有50%的球形活齿同时参与啮合工作,故重合度高,承载能力大,可实现大功率、大扭矩差速传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169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