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边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2983.3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4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覃小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覃小倩 |
主分类号: | B21D19/04 | 分类号: | B21D19/04;B21D5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1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边机构。
背景技术
在金属加工中,经常会遇到金属筒体的折边。如果采用人工挤压的方式进行折边,则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折边后易出现边口不平整的情况,这会影响折边后金属筒体的推广应用。
为此,现有公开号为CN105618535A的中国发明公开了《金属筒体折边机》,包括底座、左液压油缸、右液压油缸、左冲压头、右冲压头、左支座及右支座,所述左液压油缸、右液压油缸、左支座及右支座均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左冲压头与左液压油缸的活塞杆连接,右冲压头与右液压油缸的活塞杆连接,左冲压头与右冲压头位置对应,所述左支座和右支座位于左冲压头与右冲压头之间。又如,公开号为CN 202447467U的中国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筒体的折边装置》,包括机架和控制器,在所述机架上设有弯折台、定压辊、动压辊,机架内设有旋转驱动、提升驱动和动压辊移动驱动;弯折台的一端与机架可转动连接,所述弯折台的底部与提升驱动传动连接;弯折台上设有圆筒撑圈和主轴,所述圆筒撑圈与主轴传动连接,定压辊固定在机架上,机架上具有动压辊移动槽,动压辊移动槽的一端靠近定压辊,所述动压辊可移动固定在机架上、并穿出动压辊移动槽,所述动压辊与动压辊移动驱动传动连接。控制器分别与旋转驱动、提升驱动和动压辊移动驱动信号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折边机构,实现筒体端部的自动折边,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折边机构,包括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固定有一气缸,该气缸的活塞杆端部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一用于放置需要折边的筒体的托盘,所述托盘的正上方转动设置有一转盘,该转盘的直径与所述筒体的内径相适配,位于所述筒体的内侧在转盘的上侧设置有一在筒体的径向来回移动的锥形的内压辊,位于所述筒体的外侧与所述内压辊对应处设置有来回摆动的外压辊。
作为改进,所述筒体的上端壁上设置有一压辊,通过设置压辊,防止筒体在折边过程中出现纵向窜动。
再改进,所述内压辊与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从而提高了内压辊的筒体内侧壁折边的能力。
再改进,所述内压辊来回移动的设置方式为,所述基座上转动设置有第一凸轮,该第一凸轮上设置有一从动杆,该从动杆的一端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凸轮外轮廓接触的第一滚轮,所述内压辊的连接杆纵向设置于所述从动件的另一端,所述内压辊的连接杆与所述基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内压辊的连接杆上横向设置有一导向杆,该导向杆滑动设置于固定于基座上的滑套内。利用第一凸轮上较近弧形段和较远弧形段,改变内压辊与筒体内侧壁之间距离,当从动杆上的第一滚轮与第一凸轮上的较远弧形段接触时,内压辊的连接杆带动内压辊向筒体内侧壁移动,紧贴于筒体的内侧壁上,于此同时,连接杆上导向杆在滑套内滑动,起到导向作用,当从动杆上的第一滚轮与第一凸轮的较近弧形环接触时,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内压辊与筒体内侧壁发生分离,从而实现了内压辊的来回移动。
再改进,所述外压辊来回摆动的设置方式为,所述基座上转动设置有第二凸轮,所述基座上铰接有一支座,该支座上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二凸轮的外轮廓接触的第二滚轮,所述支座与所述基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支座上面向所述筒体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槽,在该开口槽内转动设置有一转轴,所述外压辊设置于转轴上位于该开口槽内,所述支座上设置有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连接。在支座内利用驱动电机带动外压辊转动,利用第二凸轮的较近弧形段、较远弧形段以及连接较近弧形段和较远弧形段的过渡段,实现支座的来回摆动,当支座上的第二滚轮与第二凸轮上的较远弧形段接触时,支座上的外压辊呈竖立状态压紧于筒体的外壁上,与筒体内侧壁上的内压辊成剪切状态,外压辊竖立状态停留时间的长度与第二凸轮上的较远弧形段的长度决定,在折边完成后,第二凸轮继续转动,支座上的第二滚轮与第二凸轮上的过渡段接触,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支座向外摆动,第二滚轮转过第二凸轮上的较近弧形段后,再进入第二凸轮上的另一侧过渡段,实现了支座重新靠近筒体的外侧壁,从而实现了外压辊的来回摆动。
再改进,所述托盘的上侧面上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筒体内壁的凸起部,通过设置凸起部,提高筒体在托盘上的固定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覃小倩,未经覃小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29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式多面篮球架
- 下一篇:模块化装配式可拆装钢筋混凝土篮球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