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整铸导向器的浇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3137.3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0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周婧;王丽芳;黄秋玉;胡啸;孙峡波;周坚;吴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中航动力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B22C9/08;B22C7/02;B22C9/22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罗红枚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向 浇注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铸导向器的浇注系统,包括导向器蜡模,所述导向器蜡模包括导向器外环、位于所述导向器外环内的导向器内环、连接于所述导向器外环和所述导向器内环之间且与所述导向器外环和所述导向器内环连通的多片导向叶片。还包括浇冒系统蜡模,所述导向器蜡模水平设置,且所述导向叶片的排气边朝上,所述浇冒系统蜡模包括:位于所述导向器蜡模上方的浇口杯,所述浇口杯的出口端连接有用于导流的弯弓浇道,所述弯弓浇道的出口端与所述导向器外环相连。所述浇口杯的出口端还连接有用于迫使所述浇口杯内的浇注液仅能通过所述弯弓浇道由所述导向器外环充入所述导向叶片的竖直浇道4,所述竖直浇道4的出口端与所述导向器内环相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密铸造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整铸导向器的浇注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航空发动机工作性能的需求,要求等轴晶铸造整体导向器和整体铸造涡轮盘叶片上不允许存在平行于受力方向生长的柱状晶,尤其是叶片排气边区域,而由于整铸导向器结构特殊,导向叶片排气边散热速率较大,叶片上温度梯度较大,特别容易产生平行于受力方向的柱状晶,致使铸件报废,严重影响其合格率。
目前,刘文娜、张凌峰等著文献“精密铸造等轴晶涡轮叶片晶粒度控制方法、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公开了通过控制叶片排气边组合方式等控制涡轮叶片晶粒度的方法,闵蓉、赵儒梁等著专利“一种内部植入保温材料的复合式型壳的储备方法”,尹冬梅、陈杰等著专利“一种控制精铸涡轮叶片晶粒度的方法”等文献公开了控制精铸涡轮叶片晶粒度的方法,但是,通过改进浇注系统以改善整体精铸导向器的晶粒度的方法在国内外文献中没有被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整铸导向器的浇注系统,以解决导向器叶片浇注时存在的导向器叶片晶粒度可控性差、导向器叶片的排气边易产生平行于其受力方向的柱状晶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整铸导向器的浇注系统,包括用于成型整铸导向器的导向器蜡模,导向器蜡模包括导向器外环、位于导向器外环内的导向器内环、连接于导向器外环和导向器内环之间且与导向器外环和导向器内环连通的多片导向叶片,多片导向叶片沿导向器外环的周向依次间隔布置;还包括用于将充型导向器蜡模用的金属液导入导向器蜡模内充型的浇冒系统蜡模,导向器蜡模水平设置,且导向叶片的排气边朝上,浇冒系统蜡模包括:位于导向器蜡模上方的浇口杯,浇口杯的出口端连接有用于导流的弯弓浇道,弯弓浇道的出口端与导向器外环相连;浇口杯的出口端还连接有用于迫使浇口杯内的浇注液仅能通过弯弓浇道由导向器外环充入导向叶片的竖直浇道,竖直浇道的出口端与导向器内环相连。
进一步地,竖直浇道竖直设置,包括与浇口杯的出口端相连的第一直浇段、竖直设置且与第一直浇段的出口端相连的第二直浇段、与第二直浇段的出口端相连的第三直浇段;第三直浇段的出口端与导向器内环相连;第二直浇段的内径小于第一直浇段的内径、且第二直浇段的内径小于弯弓浇道的内径以迫使浇口杯内的浇注液仅能由弯弓浇道充入导向器蜡模。
进一步地,第三直浇段包括竖直设置且与第二直浇段的出口端相连的第三直浇段主段,第三直浇段主段的内径大于第二直浇段的内径,且第三直浇段主段的内径与第二直浇段的内径的比值大于4:1,第一直浇段的内径与第二直浇段的内径的比值大于4:1;第三直浇段主段的侧壁上连接有第三直浇段支段,第三直浇段支段的出口端与导向器内环相连。
进一步地,弯弓浇道包括与第一直浇段的侧壁相连的弯弓直浇道,弯弓直浇道的出口端连接有用于使浇注液平稳充入导向器蜡模的底注浇冒口,底注浇冒口的出口端与导向器外环相连。
进一步地,弯弓直浇道包括与第一直浇段的侧壁相连的第四直浇段,第四直浇段倾斜设置且与第二直浇段的反向延长线相交;第四直浇段的出口端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五直浇段,第五直浇段的出口端连接底注浇冒口。
进一步地,第四直浇段的内径与第五直浇段的内径相同,且第四直浇段的外径与第五直浇段的外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中航动力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未经株洲中航动力精密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31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