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双极膜电渗析装置电解盐产酸产碱提高污泥可消化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3138.8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5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汪善全;张杨;鲁祺鸿;颜丙花;余思宁;周苗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双极膜 电渗析 装置 电解 盐产酸产碱 提高 污泥 可消化 方法 | ||
1.一种利用双极膜电渗析装置电解盐产酸产碱提高污泥可消化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以盐类为原料,利用双极膜电渗析装置产生等摩尔浓度的酸和碱;
S2.将步骤S1的酸和碱分别投入到污泥中反应4~20小时;
S3.将步骤S2中酸和碱处理的两份污泥等体积混合均匀,即完成了污泥的预处理,可用于下一步的消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双极膜电渗析装置内部由正极、阳膜、双极膜、阴膜、阳膜和负极依次排列组成,并形成五个极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盐类为氯化钠和硫酸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酸为盐酸或硫酸,所述碱为氢氧化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酸或碱的用量均为:每千克污泥中加入10~20mol酸或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酸或碱的用量均为:每千克污泥中加入16mol酸或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反应的时间为5~12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反应的时间为1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未经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313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
- 下一篇:射频卡保护及存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