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应力钢筋安装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3613.1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3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周衡;牛巍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民筑友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钢筋 安装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应力钢筋安装装置,包括车架,行走组件、升降组件、固定板和用于夹紧锚具的夹紧组件,所述行走组件设置在车架底部,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的下端,所述夹紧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下方,所述升降组件用于带动所述夹紧组件上下运动。夹紧组件夹紧带有锚具的钢筋之后,预应力钢筋安装装置的行走组件运行,拉动钢筋到终张拉端,并将钢筋安装在终张拉端固定装置上,本发明替代了预应力钢筋的人工牵引和人工安装,效率更高。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预应力钢筋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筋安装装置及预应力钢筋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国家大力推广城市建设,建筑标准化和建筑工业化成为趋势。各种预制件的生产需求也在增多。在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预应力钢筋从钢筋盘中从抽出拉直,然后安装台模上进行进一步张拉,在这一过程中,预应力钢筋的安装工作始终是一个繁重的体力活。目前采用的方法是通过人工把放线架上的钢筋放线盘上的钢筋牵引到台模,然后从台模的预张拉锚固端拉到终张拉锚固端,然后将预张拉锚固端的钢筋剪断,再将终张拉锚固端和预张拉锚固端的钢筋分别套上锚具,将带有锚具的钢筋放入预张拉端和终张拉端的限位槽中,然后敲紧锚具完成一根钢筋的安装,完毕之后再继续从放线架的钢筋放线盘上释放钢筋,重复上述动作,现有的钢筋安装方法依赖人工,效率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将钢筋安装到台模的预应力钢筋安装装置,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一种预应力钢筋安装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预应力钢筋安装装置,包括车架,行走组件、升降组件、固定板和用于夹紧锚具的夹紧组件,所述行走组件设置在车架底部,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的下端,所述夹紧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下方,所述升降组件用于带动所述夹紧组件上下运动。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组件为提升油缸,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提升油缸的活塞杆上。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夹紧油缸和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所述夹紧油缸的活塞杆的伸出方向上,所述夹紧油缸的活塞杆末端用于顶紧锚具的锚塞,并将锚具顶紧在限位板上,所述限位板用于限制锚具的锚环沿夹紧油缸活塞杆的伸长方向运动,所述限位板上设有钢筋穿过的凹槽。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夹紧油缸的活塞杆末端的下方设有托举部件,所述托举部件用于托举锚具。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顶推组件,所述顶推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顶推组件的顶推杆可在所述夹紧油缸和所述限位板之间上下运动。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推组件为顶推油缸,所述顶推杆为顶推油缸的活塞杆,所述顶推油缸的活塞杆末端设有锚具顶推器,所述锚具顶推器靠近夹紧油缸的一端设有锚具限位块,所述锚具限位块用于限制锚具的锚环沿夹紧油缸的活塞杆的缩短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车架上还设有隔板放置架,所述隔板盛放架用于放置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隔板。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垂直于钢筋张拉的方向上,所述夹紧组件的数量不少于一个。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预应力钢筋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需要安装的钢筋穿入锚具,将穿入钢筋的锚具放入预应力钢筋安装装置的夹紧组件中,夹紧组件工作,将锚具夹紧;
B、升降组件将夹紧组件提升到设定高度;
C、预应力钢筋安装装置的行走组件运行,将钢筋从预张拉端移动到终张拉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民筑友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中民筑友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36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