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中药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104164.2 申请日: 2017-02-24
公开(公告)号: CN106860835A 公开(公告)日: 2017-06-20
发明(设计)人: 程芳;徐华明;时博;李丽娟;郑明常;宋亚楠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中医药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分类号: A61K36/9066;A61P15/00;A61K35/618;A61K35/36;A61K33/14
代理公司: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1113 代理人: 蔡文雅
地址: 450008 ***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预防 盆腔 子宫 内膜 异位症 术后 复发 中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一种预防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中药。

背景技术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并出现周期性出血的一种妇科疾病。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约为10%,在不孕妇女中高达40%-50%,且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90%的慢性盆腔疼痛患者和40%-60%的痛经患者与此病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广泛,形态多样,且有浸润、转移和复发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治疗后容易复发且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是妇产科常见的难治性疾病。

手术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本治疗方法,但即使是根治性手术也不可能完全切净病灶,因此术后复发严重困扰着患者。国外文献报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5年复发率高达40%。国内文献报道,术后2年及5年复发率分别为30.4%和40%~50%,因此为降低术后复发率联合药物治疗是非常必要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为性激素依赖性疾病,体内高孕激素水平可引起内膜组织蜕膜样变、萎缩;低雌激素状态可引起内膜萎缩,这正是假孕疗法及假绝经疗法作用的基础。目前的药物治疗主要分为性激素类药物和非性激素类药物。我国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孕三烯酮及GnRH-a。研究报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孕三烯酮及GnRH-a类能降低术后复发率,但均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在用药期间常会影响患者正常的生理功能,出现闭经、肝功能异常、体重增加,痤疮、潮热、阴道干涩等不良反应,停药后甚至会对卵巢功能造成永久性损害,引发卵巢早衰,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影响,部分患者难以接受而中断治疗,且GnRh-a价格昂贵也使得部分患者难以负担。

祖国医学没有专门关于EMS的论述,相似症状散见于对“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癥瘕”等疾病的记载中。自《内经》以来,历代医家从不同角度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都有论述,主要认为“瘀血阻滞胞宫、冲任”是发病的关键,而瘀血之形成,又与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以及感受外邪有关。气滞血瘀、寒凝血瘀、肾虚血瘀、气虚血瘀、热灼血瘀为常见的病因病机。病因多归于经期或产后摄生不慎,房事不节,外有所感,内有所伤,使胞宫、冲任受损,离经之血,停滞体内成瘀。瘀血停聚,阻滞冲任、胞脉,使气血运行受阻,不通则痛,故症见经行腹痛或持续性下腹疼痛;瘀血阻滞,冲任受损,胞脉不畅,两精不能相合,则不能摄精成孕;瘀血留滞,日久则渐成癥瘕;瘀血内阻,冲任不畅,血不归经,则见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因此普遍认为瘀血阻滞是内异症的基本病机,临证多从活血化瘀论治,阻止、消除瘀血的形成和发展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

近年来,中医药以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而受到普遍认可。中医治疗本病多从活血化瘀着手,在于调节整体机能,改善卵巢功能,但是治疗以经验性为主,缺乏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因此,预防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药物上的改进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手术术后预防复发的中药,可有效解决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手术术后预防复发的用药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中药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紫石英20-40g、穿山甲8-12g、丹参12-18g、莪术8-12g、延胡索15-25g、牡蛎20-40g、夏枯草12-18g、桂枝8-12g和甘草5-7g,其中,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放入药罐中,加入原料药物20倍重量的水,浸泡30-60min,武火煎煮至沸腾后,改用文火煎煮20-30min,过滤,得滤液,滤渣再加水浸没,武火煎煮至沸腾后,改用文火煎煮20-30min,过滤,得滤液,合并两次滤液,混匀即成。

本发明组方科学合理,原料丰富,服用方便,成本低,疗效确切,用药安全,是预防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药物上的创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紫石英21g、穿山甲11g、丹参13g、莪术11g、延胡索16g、牡蛎39g、夏枯草11g、桂枝11g和甘草5g,其中,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放入药罐中,加入原料药物20倍重量的水,浸泡30-60min,武火煎煮至沸腾后,改用文火煎煮20-30min,过滤,得滤液,滤渣再加水浸没,武火煎煮至沸腾后,改用文火煎煮20-30min,过滤,得滤液,合并两次滤液,混匀即成。

实施例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医药大学,未经河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41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