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胎型汽车轮胎在线自动充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4269.8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6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刘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燕 |
主分类号: | B60C23/10 | 分类号: | B60C23/10;B60C23/04;B60C2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王素花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历***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胎型 汽车轮胎 在线 自动 充气 系统 | ||
一种双胎型汽车轮胎在线自动充气系统,车辆气包一侧通过软管与一进气阀相连接,进气阀的一侧与一压力保护阀的进气口相连接,压力保护阀的出气口与一干燥过滤器的进气口相连接,干燥过滤器的出气口与一位于控制盒内的减压阀的进气口相连接,减压阀的出气口与同位于控制盒内的增压阀的进气口相连接,增压阀的出气口与同位于控制盒内的流量控制阀的进气口相连接,流量控制阀的出气口通过一软管与位于控制盒外的出气阀的一端相连接,出气阀的另一端与一总进气管相连接,能够实时无线监测每个轮胎的压力和自动在线给每个轮胎充气,使其气压维持在正常胎压范围内,保证车辆安全运行、节省燃油、轮胎磨损小、寿命更长、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胎型汽车轮胎在线自动充气系统。
背景技术:
市场上,很多大型客车、重型载重卡车、拖挂车、危险品运输车和越野车,因载重需要,都采用双轮胎结构。在车辆正常运行时,由于道路不平,双轮胎承载不同,受热和受冷条件也不一样,因此双轮胎的压力并不相同,这就导致压力大的轮胎磨损较大,加速了轮胎的老化,大大影响了轮胎的使用寿命;如果能够平衡双轮胎的胎压,并保持胎压在规定值内,车辆的运行会更加平稳、更加安全和省油,两轮胎磨损均匀,使用寿命更长。
目前,人们为了平衡双轮胎之间的气压,多是采用双轮胎压力平衡器,但是这样,只能缓解两个轮胎之间差值较小的情况,因为轮胎在使用时,安全气压范围是10-12kpa个气压,如果气压低于10kpa就不能保证自身的使用,如果两个轮胎之间的气压差值较大或者一个轮胎慢漏气,不但无法平衡两轮胎之间的气压,还会削减正常轮胎的气压,导致两个轮胎供气时会使供气轮胎的气压低于安全气压,无法保证自身的正常使用,导致车辆运行不平稳,存在安全隐患;另外,现有的卡车双轮胎压力平衡器,在驾驶室内只带有简单的机械式指示仪,笼统指示轮胎压力高还是低,不方便司机查看每个轮胎的胎压情况;再者,现有的卡车双轮胎压力平衡器,无线压力探头安装在压力安全阀上,它监测的是两个轮胎平衡后的胎压,无法具体监视每个轮胎的轮胎。对于卡车双轮胎,保持合适压力并能够双轮胎压力平衡是卡车安全运行、燃油节省、轮胎磨损小、寿命长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双胎型汽车轮胎在线自动充气系统,它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不仅能够在线自动给气压低于正常值的轮胎充气,而且能够实时无线监测每个轮胎的压力和在一定范围内平衡双轮胎之间的压力,保证车辆安全运行、节省燃油、减小轮胎磨损、延长轮胎使用寿命的车辆双轮胎压力平衡器,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胎型汽车轮胎在线自动充气系统,包括安装在车体上的车辆气包,车辆气包一侧通过软管与一进气阀相连接,进气阀的一侧与一压力保护阀的进气口相连接,压力保护阀的出气口与一干燥过滤器的进气口相连接,干燥过滤器的出气口与一位于控制盒内的减压阀的进气口相连接,减压阀的出气口与同位于控制盒内的增压阀的进气口相连接,增压阀的出气口与同位于控制盒内的流量控制阀的进气口相连接,流量控制阀的出气口通过一软管与位于控制盒外的出气阀的一端相连接,出气阀的另一端与一总进气管相连接,在总进气管上分别通过软管与若干个胎压平衡装置相连接,在驾驶室内设有数显胎压显示器,所述进气阀、压力保护阀、干燥过滤器、减压阀、增压阀、流量控制阀、出气阀、数显胎压显示器分别通过信号与控制装置相连。
所述胎压平衡装置为六个。
所述每个胎压平衡装置均通过设置在其上的进气嘴与总进气管相连接。
所述胎压平衡装置包括一压力安全阀,在压力安全阀两侧分别设有一导气软管,每个导气软管的外端端部分别设有一锁紧接头,每个导气软管的内端端部均通过一气管压板与压力安全阀相连接,所述两锁紧接头分别与双轮胎的充气嘴相连接,所述压力安全阀与一进气嘴相连接,所述压力安全阀连接有固定螺杆,固定螺杆通过螺母固定于车轮毂外部,在每个锁紧接头与其对应的轮胎充气嘴的连接处的导气软管上设有一无线压力探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燕,未经刘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42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照明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wifi模块的pcb板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