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AR设备的物品特征标识方法以及检查物品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4277.2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98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谢炳龙;廖春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亮风台(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2B27/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 11517 | 代理人: | 宋海宁;毛健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ar 设备 物品 特征 标识 方法 以及 检查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AR设备的物品特征识别方法。该AR设备能够在真实现实场景上叠加显示虚拟现实场景,所述方法包括:标识获取步骤,提供待检物品,并获得所述待检物品对应的标识信息;标记选择步骤,检查所述待检物品,并基于所述待检物品的可视特征而使用所述AR设备选择至少一个特征标记;标记关联步骤,使用AR设备将选择的至少一个特征标记与所述待检物品的标识信息关联起来。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可穿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设备的物品特征标识方法以及检查物品的系统。
背景技术
在制造工厂的流水线上,每个工件或产品都需要经过判别产品缺陷的检测步骤。现有的检测方法是由人工手动操作进行的。具体地,工人会检查产品,如果发现该产品存在产品缺陷,就在该产品上画上或记录表示缺陷的标记。
虽然上述缺陷标记方法较为简单,但是工人在后续处理时需要通过纸笔或计算机手动录入相关信息,这需要工人的双手不停的操作,加大了工人的工作负担和复杂程度,也容易出错。此外,由于数据处理是后期手动进行的,因此在缺陷标记的过程中无法实时监控产品的缺陷情况,这不利于生产的及时调整。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物品特征标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品特征标识方法,以解决现有产品标记方法过度依赖工人的手动操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AR设备的物品特征识别方法,所述AR设备能够在真实现实场景上叠加显示虚拟现实场景,所述方法包括:标识获取步骤,提供待检物品,并获得所述待检物品对应的标识信息;标记选择步骤,检查所述待检物品,并基于所述待检物品的可视特征而使用所述AR设备选择至少一个特征标记;标记关联步骤,使用AR设备将选择的至少一个特征标记与所述待检物品的标识信息关联起来。
在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检查物品的系统,包括:待检物品接收台,其用于承载待检物品;预定标记区域,其包含至少一个特征标记,其中每个特征标记对应于一种类型的可视特征;AR设备,包括:扫描单元,用于扫描所述预定标记区域;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用户选择;选择单元,根据所述用户选择从所述预定标记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特征标记中选择一个特征标记;以及关联单元,用于将所选择的特征标记与所述待检物品的标识信息相关联。
在本申请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检查物品的系统,包括:待检物品接收台,其用于承载待检物品;预定标记区域,其包含至少一个特征标记,其中每个特征标记对应于一种类型的可视特征;AR设备包括:扫描单元,用于扫描所述预定标记区域以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特征标记,以及关联单元,将所获取的至少一个特征标记与所述待检物品的标识信息相关联。
在本申请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检查物品的系统,包括:待检物品接收台,其用于承载待检物品;AR设备,包括显示单元,用于显示至少一个特征标记,其中每个特征标记对应于一种类型的可视特征;选择单元,用于检测用户选择,从而根据所述用户选择从显示的至少一个特征标记中选择一个特征标记;以及关联单元,用于将所选择的特征标记与所述待检物品的标识信息相关联。
本申请的物品特征识别方法和检查物品的系统可以应用于很多应用场合。在这些应用场合下,操作人员可以通过AR设备直接记录物品的特征,而无需纸笔录入,或者通过另一电子设备(例如电脑)录入物品特征的相关数据。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处理效率,并且节省了操作时间。特别地,本申请的物品特征识别方法和检查物品的系统可以用于工业生产的流水线中,操作工人可以佩戴AR设备,并且进行物品特征识别操作,例如识别产品缺陷并且标识出来。得益于AR设备,操作工人可以不触碰各种开关、按钮,从而可以专注于检查产品缺陷。此外,由于可以减少或避免使用语音,因此上述方法也适合较为嘈杂的工厂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亮风台(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亮风台(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42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QRS波群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视频流的人脸跟踪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