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干线铁路牵引供电状态信息的列车辅助驾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4486.7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44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董海荣;高士根;朱海楠;宁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L27/00 | 分类号: | B61L27/00;B61L25/02;B61C17/00;B60M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黄晓军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干线 铁路 牵引 供电 状态 信息 列车 辅助 驾驶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干线铁路牵引供电状态信息的列车辅助驾驶系统。包括;车载设备列车辅助驾驶系统单元获取列车当前位置,并发送给行车调度中心信息处理及执行单元;牵引变电所电压与负载功率监测单元对所在牵引变电所当前的电压与负载功率进行监测,并传输给行车调度中心信息处理及执行单元;行车调度中心信息处理及执行单元根据列车当前位置信息判断列车当前所在的供电区间及所对应的牵引变电站,及是否即将经过分相区;根据电压与负载功率信息判断牵引变电所是否接近最大负载功率,进而判断是否需要对该供电区间内的后续列车进行发车时间调节。本发明可以加强铁路系统的协同性,可以加强列车辅助驾驶系统功能的完善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牵引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干线铁路牵引供电状态信息的列车辅助驾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干线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一般采用25kV单相工频交流电,由牵引变电所通过架空接触网为区间内的电力机车提供牵引用电。由于干线铁路运营具有里程长、列车密度高等特点,因此采用的是沿线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处牵引变电所,由牵引变电所进行所管辖区间内的列车牵引供电。而各个牵引变电所之间由于交流电相位不同,会由无电的分相区在电气上进行分隔。
目前,现有的上述干线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供电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带来了两个潜在的问题:一是当区间内同时进行牵引的列车过多时,可能超过牵引变电所的最大负载功率,对电网造成冲击;二是列车在过分相区的时候,列车司机若不清楚分相区的情况,则可能导致列车未能以足够的初始速度进入分相区,导致可能的掉分相事故。
对于第一个问题,目前多采取加大牵引变电站最大负载功率并预留供电裕度的方式,这种方式效果明显,但成本较高;对于第二个问题,目前已有部分列车具备自动过分相的功能,但实际列车运转过程中列车司机依然有一定概率发生判断失误,导致列车掉分相(未能正常驶出分相区甚至停在分相区内)的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干线铁路牵引供电状态信息的列车辅助驾驶系统,以减少列车牵引供电网受到冲击的情况的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干线铁路牵引供电状态信息的列车辅助驾驶系统,包括:车载设备列车辅助驾驶系统单元、牵引变电所电压与负载功率监测单元和行车调度中心信息处理及执行单元;
所述的车载设备列车辅助驾驶系统单元,用于设置在列车上,通过定位功能获取列车当前位置,将列车当前位置发送给行车调度中心信息处理及执行单元;
所述的牵引变电所电压与负载功率监测单元,用于设置在牵引变电所,对所在牵引变电所当前的电压与负载功率进行监测,并将监测得到的电压与负载功率信息传输给所述行车调度中心信息处理及执行单元;
所述的行车调度中心信息处理及执行单元,用于设置在行车调度中心,根据车载设备列车辅助驾驶系统单元传送回来的列车当前位置信息,判断列车当前所在的供电区间及所对应的牵引变电站,及是否即将经过分相区;根据牵引变电所电压与负载功率监测单元传送回来的电压与负载功率信息,判断牵引变电所是否接近最大负载功率,进而判断是否需要对该供电区间内的后续列车进行发车时间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变电所电压与负载功率监测单元与所述行车调度中心信息处理及执行单元之间通过无线通信信道进行双向信息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行车调度中心信息处理及执行单元与一个或者多个列车上的所述车载设备列车辅助驾驶系统单元之间通过无线通信信道进行双向信息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行车调度中心信息处理及执行单元,具体用于判断需要对该供电区间内的后续列车进行发车时间调节后,对于正在运行的列车,即将经过分相区时,从线路信息数据库中读取该分相区长度、最低通过速度信息,并将该该分相区长度、最低通过速度信息发送至所述车载设备列车辅助驾驶系统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44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列车全网控制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有轨高速交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