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桥梁梁板顶升高度检测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5950.4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4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蒋岩峰;尹天军;徐文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先为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06 | 分类号: | G01B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周建华 |
地址: | 20006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度检测传感器 滑动变阻器 桥梁梁板 弹簧座 顶升 底座 回程弹簧 活动顶盖 一端连接 解调板 电路 底座内部 二次伤害 工作效率 壳体固定 壳体内部 桥梁支座 施工现场 检测梁 钻孔 板顶 滑杆 壳体 梁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梁板顶升高度检测传感器,包括:壳体、滑动变阻器、活动顶盖、弹簧座、回程弹簧、电路解调板和底座;所述壳体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滑动变阻器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滑动变阻器的滑杆一端连接在所述活动顶盖上,一端连接所述弹簧座,所述弹簧座上安装有所述回程弹簧与所述底座固定,所述底座内部安装有所述电路解调板。由于采用了本发明的一种桥梁梁板顶升高度检测传感器,在更换桥梁支座时,不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钻孔安装就能检测梁板顶升高度,扩大了使用范围,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对梁体的二次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位移检测传感器,尤其涉及一种桥梁梁板顶升高度检测传感器。
背景技术
位移检测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计量高度的仪器,常用的位移检测传感器机构主体为传感器本体和检测体,在使用时,必须将传感器本体和检测体分别可靠的安装在固定体和移动体上,检测相对的运动距离从而得出位移量。在桥梁支座更换工程施工中,需要将桥梁梁板同步顶起才能将支座取出更换,这就需要若干个位移检测传感器做梁板顶升高度的反馈仪器,顶升过程中实时检测梁板被顶升的高度。普通的位移检测传感器在现场使用时,需要在桥梁的墩台和梁板上钻孔,用来安装位移检测传感器,固定传感器本体和检测体。但是在有些工况中,墩台和梁板结构本体不允许钻孔或者有些桥梁海拔特别高,不方便现场钻孔操作,即使钻孔难度也很大,施工结束后还得重新修补这些安装孔,降低了施工效率。特别是高铁桥梁支座在更换时,只允许现场施工时间4个小时,在墩台和梁板上钻孔安装位移检测传感器几乎是不可能。由此看来,在桥梁支座更换施工过程中,安装普通的位移检测传感器会使得整个施工过程效率大大降低,同时还会破坏桥梁结构本体,造成梁体病害发生的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及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桥梁梁板顶升高度检测传感器,在更换桥梁支座时,不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钻孔安装就能检测梁板顶升高度。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一种桥梁梁板顶升高度检测传感器,包括:壳体、滑动变阻器、活动顶盖、弹簧座、回程弹簧、电路解调板和底座;所述壳体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滑动变阻器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滑动变阻器的滑杆一端连接在所述活动顶盖上,一端连接所述弹簧座,所述弹簧座上安装有所述回程弹簧与所述底座固定,所述底座内部安装有所述电路解调板。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安装座体,用于固定所述滑动变阻器;所述安装座体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活动顶盖位于所述安装座体内部。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活动顶盖与所述安装座体之间设有密封圈。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壳体外安装有信号接口,用于将所述电路解调板的信号输出。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活动顶盖内安装有小弹簧。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桥梁梁板顶升高度检测传感器的传感器本体和检测体有效地通过活动顶盖和弹簧座结合在一起,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在现场使用时,只需要将活动顶盖压入到安装座体内,放在桥梁墩台和梁板之间即可,不需要进行现场钻孔用螺栓固定安装,扩大了使用范围,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对梁体的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桥梁梁板顶升高度检测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桥梁梁板顶升高度检测传感器的仰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桥梁梁板顶升高度检测传感器在桥梁施工过程中现场安装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一种桥梁梁板顶升高度检测传感器的活动顶盖自由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先为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先为土木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59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