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短切碳纤维和热塑性复合材料混合的定向排列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6058.8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15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光;王明黔;胡庆夕;刘大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9C64/118 | 分类号: | B29C64/118;B29C64/314;B29C64/393;B29B7/28;B29B7/82;B33Y40/00;B33Y50/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塑性 复合材料 混合 定向 排列 处理 装置 | ||
1.一种短切碳纤维和热塑性复合材料混合的定向排列处理设备,设备包含热熔加热装置、气压挤出装置、非对称式均匀搅拌装置、短碳纳米管纤维极化处理装置和自动盘丝装置,该设备所有的装置全部安装在工作台(1)上,工作台(1)要求有良好的隔热性能,所有的装置的工作均由主控制器(2)控制和配电,所述短碳纳米管纤维极化处理装置是由紧固铁氧体(38)、电场发射天线(39)、线圈隔离套(40)、电场发射器底座(41)、初级磁线圈(42)、次级磁线圈(43)、主控制器(2)和六角螺栓(44)组成;所述紧固铁氧体(38)和电场发射天线(39)通过螺纹连接,线圈隔离套(40)和电场发射器底座(41)通过六角螺栓(44)进行紧固,初级磁线圈(42)安装在线圈隔离套(40)上并且两端均接在主控制器(2)上,次级磁线圈(43)安装在紧固铁氧体(38)上并且一端接电场发射天线(39)另一端接主控制器(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切碳纤维和热塑性复合材料混合的定向排列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加热装置是由熔料腔密封盖(6)、熔料腔体(8)、加热管(29)和热电偶(30)组成,所述加热管(29)安装在熔料腔体(8)的底部,熔料腔体(8)的温度通过热电偶(30)进行检测,并将温度信号传递到主控制器(2)上,主控制器(2)将检测温度信号和输入参数进行比较来确定加热管(29)是否需要加热,熔料腔密封盖(6)安装在熔料腔体(8)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切碳纤维和热塑性复合材料混合的定向排列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挤出装置是由气动系统(3)、消声器(4)、气路管道(5)、熔料腔密封盖(6)、搅拌电机(7)、熔料腔体(8)、调整垫片(31)、锥口导套(32)、弹性密封垫块(33)、出丝导管(28)、压紧螺母(34)、调整垫片(35)、导管密封垫(36)和转接弯管(37)组成,所述气路管道(5)将气动系统(3)和熔料腔体(8)实现气路连接,消声器(4)以管螺纹的形式连接在气动系统(3)的出气口上,在气压挤出的过程中,气动系统(3)得到主控制器(2)气压控制信号,通过气路管道(5)对熔料腔体(8)进行气体加压处理,通过熔料腔密封盖(6)和腔盖密封垫圈(21)实现熔料腔体(8)的密封,搅拌电机(7)的轴部通过电机轴用密封圈(17)实现密封;所述调整垫片(31)位于熔料腔体(8)和转接弯管(37)之间,锥口导套(32)和转接弯管(37)通过螺纹连接,弹性密封垫块(33)位于锥口导套(32)和转接弯管(37)之间,所述出丝导管(28)嵌在压紧螺母(34)上,压紧螺母(34)和转接弯管(37)螺纹连接,调整垫片(35)和导管密封垫(36)均安装在压紧螺母(34)和转接弯管(37)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切碳纤维和热塑性复合材料混合的定向排列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对称式均匀搅拌装置是由搅拌电机(7)、电机紧固处螺栓和密封垫(16)、电机轴用密封圈(17)、电机轴与联轴器连接处的紧定螺钉(18)、联轴器(19)、联轴器与搅拌轴连接处的定位销(20)、搅拌轴(22)、开口销(23)、非对称搅拌板(24)和非对称细筛孔板(25)组成;所述搅拌电机(7)通过电机紧固处螺栓和密封垫(16)安装在熔料腔密封盖(6)上,电机轴用密封圈(17)安装在搅拌电机(7)的转轴上并且位于熔料腔密封盖(6)密封槽中,搅拌电机(7)的转轴和联轴器(19)通过紧定螺钉(18)连接,联轴器(19)和搅拌轴(22)通过定位销(20)进行连接,非对称搅拌板(24)和非对称细筛孔板(25)均通过开口销(23)与搅拌轴(2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切碳纤维和热塑性复合材料混合的定向排列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盘丝装置是由盘丝电机(9)、卷筒轴套(26)、卷筒(10)、挤出丝材(27)、盘丝装置底座(11)、轴向拨块(12)、气缸(13)、气动系统(3)、第一气缸管路(14)以及第二气缸管路(15)组成;所述盘丝电机(9)和卷筒轴套(26)过盈配合,卷筒轴套(26)和卷筒(10)采用过渡配合进行连接,挤出丝材(27)缠绕在卷筒(10)上,盘丝电机(9)安装在盘丝装置底座(11)上,盘丝装置底座(11)安装在工作台(1)上,轴向拨块(12)安装在气缸(13)的轴端并且轴向拨块(12)的拨叉卡在卷筒(10)上,气缸(13)安装在工作台(1)上,第一气缸管路(14)以及第二气缸管路(15)均安装在气动系统(3)和气缸(13)的配气孔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大学;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605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